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110001 资本主义理解史 张一兵(南京大学)等
《资本主义理解史》为财政部、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成果。该书共六卷,以资本主义批判为焦点,涵盖了自马克思恩格斯起到当代西方左派激进思潮150年的理论探索全过程,堪称“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思考域中关于资本主义理解和认识的思想史论着”。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生成,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形成第一次进行了清晰的界定;第二卷、第二国际时期资本主义理论的演变,对以往被忽视的第二国际时期资本主义批判从经典模式到帝国主义模式的历史进行了发掘式研究;第三卷、苏俄(联)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观,对苏俄(联)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这样一种特殊的理论模式进行了历史的分析;第四卷、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第一次从经济哲学角度全面分析20世纪西方左派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演进;第五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从资本主义理解这一特定线索出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深入剖析;第六卷、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第一次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正在发展中的国外激进思潮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进行了全景式跟踪。
110002 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 金太军(苏州大学)
本书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将村庄治理中国家(乡镇党政组织即乡政是其主要载体)、村庄体制内精英和普通村民的三重权力分化和互动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村庄内部体制内精英和村民(特别是村庄体制外精英),以及村庄外部的乡政与村治的相互作用及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现实根源,在占有大量个案和实证材料基础上,对由各种因素合力塑造出的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若干类型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构良性互动的村庄权力结构的若干对策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把田野调查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直接和间接地获取大量个案并加以归纳、分析、比较和提炼,并辅以问卷调查,对数量庞大又不尽相同的村庄治理中权力互动结构进行了适当的分类研究。作者对江苏(苏中的江宁汤山镇古泉村、苏南的吴江铜锣镇后练村、苏北的宿豫县王官集镇唐圩村、盐都县大纵湖镇西王村)、浙江(温州的莘塍镇星火村、南洋村),以及江西、湖北等省10多个乡镇、20多个村进行了调研,特别是对其中6个村做了3个月的深入的个案研究。此外,利用2001和2002年两次暑期到苏北阜宁的杨集镇(马家荡村、兴杨村)、施庄镇(岗北村)、沟墩镇(条岗村)等三镇四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110003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着作) 潘桂明(苏州大学)
本书对中国佛教思想史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全面论述,所述内容自佛教传入至近代,时间跨度约两千年之久,涵盖了佛教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学派和宗派,及其相关的重要哲学范畴和命题;阐述并分析这些范畴、命题的演变过程,揭示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思维特征和知识取向。本书由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三卷组成。第一卷详细考察和分析了中观学派的中道实相原理及其思维方式向涅盘佛性的心性学说转化的内在依据、文化背景,描述了这种转化的具体历史过程及其表现形态;第二卷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予以重点分析和阐释,指出各宗派之间的思想联系以及矛盾差别;第三卷着重研究和阐明衰退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的基本形态,辨析产生这些形态的文化前提,推及传统佛教思想向近代过渡和转化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作为一部完整的中国佛教思想史着作,本书特别关注《起信论》思维模式与中国佛教思想形态的关系,故以《起信论》思维模式的生成演化为主线,对整个中国佛教思想史予以了一系统化的处理。同时,又将《起信论》思维模式作为一更普遍的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将中国佛教思想史放在中国哲学史的框架下讨论,对儒、释、道三家之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考察和辨析了三家之学的核心精神与本质特征。
110004 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着作) 许钧(南京大学)、宋学智(南京师范大学)
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即绪论、上篇与下篇。绪论部分从总体入手,从诗歌、戏剧、小说与文学理论等方面,对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进行梳理,进而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分析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特点。在上篇,对20世纪法国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的特点以及变化进行分析,把目光投向在20世纪法国文坛上出现的不同流派,如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和荒诞派戏剧等,注意梳理这些流派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的状况,结合中国的具体语境,探讨20世纪法国文学流派与思潮在中国的接受问题。下篇中,从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的众多法国作家中,根据其在中国的实际译介过程与影响,选择了十位加以重点研究。应该说,下篇中所考察的作家在中国都具有较大且持久的影响,就其影响与接受而言,又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书以翻译学理论为核心,借助社会学、译介学、接受美学及比较文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对我国传统的翻译研究即从文本到文本研究的领域进行突破,把翻译活动的静态结果的动态传播、影响、接受的过程,纳入翻译研究的新范围。另一方面,通过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大量史实,检验当代翻译理论及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理论的“解释的有效性”。
110005 通道侗语研究(着作) 杨通银(徐州师范大学)
本书以深度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语料为基础,采用谢芙琳的话语模式和拉波夫六部叙述体系来分析侗语叙述话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在功能主义框架下检视其结构框架和各部分之间的嵌合,包括语音、句法和语篇各层面的考察。正文部分首先报告一个新发现的侗语单元音音位[?]和它的音系学、句法和话语功能, 并借此将研究导入话语分析透视下的语音和句法变体的讨论。第二部分讨论句尾语气词。借助本研究采集和其它已发表的话语语料,整理出了侗语语气词总目,对它们的音系学和句法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总结,逐个辨析其语义和话语功能,并依据其在话语中的功能把它们归纳为增强、减弱和中性三大类。第三部分讨论叙述文体结构框架特征。叙述发生的情境各因子对话语的发展建构的重要影响。并且发现,侗语单一叙述话语事件本身受到社区成员互动模式和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本书综合运用功能和句法研究的框架,由上及下,对侗语的语篇、方言和语言进行了深度研究,全文呈现经过处理的侗汉对照语料。经遴选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宏开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是近年来国内侗台语研究的代表性论着之一。
110006 册府元龟(校订本)(着作) 周勋初(南京大学)等
宋代《册府元龟》是中国历史上篇幅巨大的类书之一。全书一千卷,约一千万字,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由于《册府元龟》收录了许多不见他书的珍贵资料,征引文献采用的是北宋初年以前的古抄本和刻本,因此它在史料学、校勘学上具有他书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对补史、校史与辑佚等都有特殊的价值。但是该书一直没有一个善本,也没有索引供读者使用,极大地限制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作者耗时十余年,对《册府元龟》进行全面整理,标点、校勘、编制索引,终于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校勘精审、体例完善、使用便利的定本。该成果显着特点有四:一是校勘精当,体例完善。新定本以明本为工作底本,以残宋本为主要对校本,同时参校明抄本和《四库全书》本。对宋明本文字不明晰处,详加考证,以恢复文献原貌。校订本全书校勘记多达六七万条,主要都属于是非校与重要异文校,充分彰示了本书的学术建树。二是力求逐条注明出处,追溯文献来源。《册府元龟》所引文字原不注出处,此次整理者追寻本源,既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文献来源,同时也在版本对校之外为疏通文本疑碍打开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三是标点规范准确,适宜学人阅读。四是编制精密索引,学人利用便捷。
110007 五四文学传统与三十年代文学转型(论文) 朱晓进(南京师范大学)
论文指出了在“五四”其后的不同历史阶段,诸多对于五四文学传统的阐释和评价中存在的误区:一种误区是,五四文学传统被看成是一种完美形态的文学传统,可以用是否完全继承或完全符合这一文学传统来对其他文学传统作出褒贬评价。另一种误区是,过分夸大五四文学传统对于其后阶段文学的影响力和决定作用,忽略了五四文学传统赖以产生的独特的文化语境,也忽略了其后阶段文学发展中的不断的转型和变异。本论文选择从30年代文学界对五四文学传统的反思入手,通过关注“五四”其后时代种种对于五四文学传统的阐释和评价,探究其背后所隐含的不同言说目的和看问题的角度,由此来透视言说者和评价者基于不同历史阶段所持的不同的文学思路,从而对这些阐释和评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作出判断。论文通过分析指出,五四文学秉持的是一种人文学科的思路,而30年代文学信守的是一种社会科学的思路,对于两个时代的不同阐释和评价以及其间的种种复杂纠葛,在此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另外,本文还通过30年代与“五四”所持文学思路的差异来反观五四文学传统以及把握30年代文学的转型,总结了五四文学传统和30年代文学传统的经验和教训。
110008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着作) 董健(南京大学)、胡星亮(南京大学)等
研究中国当代戏剧史,必须首先把握住中国近百年走向现代化的曲折历程这个大背景。描述当代,也应从民族、语言、文化的统一性出发,将大陆、台湾、港澳的戏剧一并纳入史书视野,并以戏剧之现代性特征为坐标、以当代戏剧之演变的四个阶段为参照,来显示历史的真实轨迹。本书抓住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来论述中国当代戏剧发展历史。当代中国戏剧跟随国家、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曲折复杂的变化。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的演变相联系,与社会、思想、人的状态相适应,既延续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又吸收外来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其自身精神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均有很大的革新和创造。就中国当代戏剧来说,其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舞台所呈现的“人的精神状态”的现代启蒙主义特征,即从剧情、人物、主题所透出的美、刺、褒、贬,可以看出当代戏剧的道德面貌、艺术情趣和美学追求;其二,戏剧艺术的功能,由单向灌输主导意识转向“观”与“演”的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戏剧在人类精神领域的“对话”中追求审美娱乐,而不是做教化工具或娱乐消遣。其三,戏剧的文学语言、舞台语言以及结构形式,为适应现代社会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应进行必要的革新。
110009 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着作) 胡星亮(南京大学)
本书在系统梳理1949—2000年中外戏剧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当代中外戏剧的比较分析,去深入探讨在世界格局中发展中国戏剧的三个根本问题:如何对外来戏剧影响进行基于主体选择的汲取和借鉴;如何对民族戏曲及文化传统进行现代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如何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创造现代性民族戏剧。从而完善和丰富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建构,使中国戏剧“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使具有现代意识和民族独创的当代中国戏剧,真正成为人的戏剧、审美的戏剧。在具体论述中,着重抓住那些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或地域)重要特征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戏剧现象、思潮流派、作家作品,去进行“影响—接受—创造”的中外戏剧比较研究。一方面阐释外来戏剧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影响到当代中国戏剧的建构和发展,另一方面或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中国戏剧家是如何把外来戏剧引进中国话剧及整个中国戏剧传统,在“影响—接受”中引出新的创造而推动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研究当代中国戏剧以自己富有特色的创造为世界戏剧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在当代世界戏剧格局中其价值、地位、贡献何在。
110010 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着作)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
本书采用考古学、人类文化学的成果,运用风格学、心理学(视知觉理论)的方法,对历代人物画的技法语言和风格特征及其内涵作出细致而具有新意的阐发,从不同的视角和剖面(如或文化形态、或哲学理念、或政治经济、或审美思潮)揭示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画发展的时代文化背景,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人物画专史,详细地叙述由原始社会时期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人物画发展历程。全书共为九篇,分别是: A、原始人物画的萌芽形态(史前至先秦) B、人物画的确立(先秦至两汉) C、人物画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 D、人物画的重大发展(隋唐时代) E、人物画的持续发展(宋代) F、人物画延续形态(元代) G、人物画的发展和复苏趋势(明代) H、走向近代的人物画(清代) I、人物画发展的新纪元(近现代)。全书在着重阐释历代人物画形式构造和风格演变的同时,还系统地考察了历代人物画理论的发展,揭示了不同时期人物画理论的独到贡献,以及在推动人物画发展上所起到的作用。全书图文并茂、图文互证、详实可瞻。在编写体例上采用“问题”和“个案”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得整个画史的安排既均衡有序,又富有节奏感,而不流于平板乏味。
110011 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着作) 王慧芬(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
《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是国家文物局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物局组织领导,全省300余人通力合作,历时20年完成的一部综合研究性质的大型工具书,汇集了1949年以来我省历次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成果,收录了我省不可移动文物8985处,加上子目共10396处,涵盖了我省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它六大类,近200万字和数百幅地图和图版。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概述和20篇专题文物图说明。这部分为全书之纲,是综合研究的成果。二是图录,包括序图、江苏省历史图、专题文物图以及重点文物图。既全面展示了各市县不可移动文物点分布情况,又突出了我省重点文物的特色。下册为各市县文物单位简介,它与上册市县文物图相互呼应,既全面介绍了万余处文物点的情况,又对一些重要文物点作了科学研究的阐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本书是我省文物考古界迄今资料最为齐备、涉及面最广的一部综合研究着作,它的出版将对我省文物保护、物质文化研究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10012 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着作) 范金民(南京大学)等
全书八章,全面论述了商会产生之前的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系统探讨了商会产生之后的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详细考察了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控诉,并以商帮为主体,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商人群体之间、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一是首次以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为题,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商业纠纷与商业诉讼,对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的界定和分类,具有奠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明清法制史和商人商帮史研究的空白。二是从浩如烟海的一手文献、商业档案、商业文书、诉讼案卷、碑刻等资料中搜集和征引了大量有关商人商帮活动的原始记录,为学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辟了史料来源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三是在相关领域的诸多方面,拓展了已有的研究内容,或深化了既有研究,在较多方面提出了新见解,获得了新成果。四是充分运用多学科并结合利用各种方法展开研究的成果,经济学的方法使得本着的结论建立在较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和分析之上;法学和法制史学的方法使得本着注重商业纠纷的类型和诉讼的过程与一般民事诉讼的区别与特点;而历史学与社会学等诸学科方法的结合运用,使得本书不仅以事例铺叙,更展示了商人和商人群体的面相,见物而又见人。
110013 贸易与道德:中美文化产品争端的法律分析(论文) 彭岳(南京大学)
本文详实界定了分析GATT第20条的框架,其后发生的案件均可按此框架进行技术分析,从而增强了案件结果的可预测性,有助于深化对WTO法理的认识。中美文化产品争端由来已久,美国认为中国相关措施违反了WTO 协定下的义务,中国则以保护“公共道德”为由进行抗辩。何谓“公共道德”,如何维护“公共道德”原本是一个国内政策问题,但在WTO中,各国管理文化产品的手段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应注意到,这种限制是外部性的,它并不涉及文化管理背后的理论问题。易言之,WTO协定并未完全理论化,加入WTO 并不意味着各成员对于某些社会理念、价值和制度达成一致意见。WTO 协定没有就“公共道德”的实质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各国有权自主决定何谓“公共道德”;同时,WTO协定也没有为各成员国如何规范本国文化市场规定肯定性的义务,各国有权选择不同的规制模式。因此,尽管中国的文化产品管理方式可能受到WTO约束,但仍将继续拥有决定“公共道德”实质内容的权力。就中美文化产品争端案而言,法律争议将主要集中在“公共道德”内容的确定和相关保护措施的适当性方面。通过本案,WTO成员方自由界定本国公共道德实质内容的权力将更为巩固。
110014 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着作) 杨海坤(苏州大学)、章志远(苏州大学)
作者站在宪政与法治的高度,全面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诸多学说,并就“政府法治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学说发展进行了概略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该论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并就该论的实证基础、理论优势、理论不足及努力方向进行了论述。该书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行政法哲学坚持不懈、与时俱进的探索之旅。该书完成了对“政府法治论”核心思想的系统展开,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哲学研究的渐趋成熟。第二,政府法治学派根深叶茂、气势恢弘的形成之旅。在这部行政法哲学的集大成之作中,作者对宪政主义观的坚守、对现代行政过程论的运用、对新公共管理论的汲取,都预示着“政府法治论”学派体系的成熟,展现了江苏学者对于中国法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第三,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循序渐进、主题突显的实践之旅。实践观的运用是“政府法治论”的显着特色。在“政府法治论”的阐释过程中,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观察的并重与互动。作者不仅辅以大量实证材料阐发政府法治论的核心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还以行政许可、行政程序为例检验政府法治论的科学性,使之成为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灵魂和指导纲领。
110015 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着作) 唐宏强(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传统东方国家与社会各自及两者互动性特质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主要理论资源,挖掘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有关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的国家与社会的制约因素的论述精华,立足于关注整个传统东方社会变迁与国家角色定位及职能发挥的种种变化对法律发展的影响。在对“国家—社会”范式加以界定与论证、系统阐述国家、社会及两者互动同法律发展间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相应的理论性论述的基础上,从概括传统东方国家与社会各自特征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传统东方国家与社会各自特征以及两者间的内在关联,传统东方国家与社会各自对法律发展的影响,变革时代的东方所呈现的国家、社会与法律发展间的关系特征,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中、俄、印三国为例作个案分析,揭示了传统东方法律发展滞后于西方乃因忽视对社会力量作必要的关注以及相应引发的国家角色扮演的错位所致,勾勒出一幅传统东方法律在国家与社会所构成的矛盾中的运动机理的图景。
110016 小康社会的来临(着作) 宋林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本书共12章。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乡土社会、走向城市社会的社会转型为主线,提出了小康社会正在来临。本书以社会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了社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并进的过程。提出“社会结构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一只隐藏在市场背后推动经济发展、更深层次的‘看不见的手’”的观点。经济发展引起了城市化的水平与质量上升、新社会阶层兴起、人口发展模式的变化等社会结构变化。面对社会结构的变化,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熨平新经济周期、走出新短缺经济等观点,提出了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新公平观。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干群关系、劳资关系、两岸关系、人民与恐怖主义等关系。要大力促进社会发展,遏制社会结构分化。提出了小康社会的风险与预警理论。必须注意防范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分化风险、人口大规模流动带来的移民风险、受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的台海风险、中亚一些国家已有前车之鉴的“颜色”风险。最后,作者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五个维度建立了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分地区进行了定量评估。
110017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年版)(着作) 苏新宁(南京大学)等
本成果依据文献计量学与引文分析规律,分析了影响我国社科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的各个方面,在坚持科学性、合理性等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符合我国社科学术期刊特点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创新性和显性化四大特点。完整性:该体系从期刊办刊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社会效应和学术影响两个视角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指标多达21个,并按照文献计量学原理给予相应权重,经过归一化处理和权重计算求得期刊评价综合值,使相对独立的指标参数集结为评价期刊的有机整体。科学性:该体系既考虑期刊评价的国际惯例,同时兼顾我国社会科学的特点,使之正确地反映我国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本成果利用CSSCI数据对社科期刊引用峰值进行了历时8年的实证监测,发现社科论文被引量峰值比较自科前移一年,基于这一发现本评价体系对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重大修订。创新性:在观察了我国近3000种社科学术期刊发现,即年指数已不能有效的反映期刊被引速率,需要进行修正,创造性的提出了“被引速率”新概念替代即年指数,使评价结果更加趋于精确。显性化:该书给出了期刊每一个指标值和综合值,显性的表现其优势和差距,而非简单的排序,为期刊办刊改进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依据。
110018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着作) 汪凤炎(南京师范大学)
本书开篇用“先需交代的三个问题”为题,探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合法性、价值性和方法论。然后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考察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用11章篇幅逐一论述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论、中国古代认知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思想、中国古代军事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思想和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下篇论述中国近现代心理学思想史,用3章篇幅探讨中国近代心理学思想史、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与早期发展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探索与发展。在结束语部分简要揭示了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基本特色和主要价值。
110019 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着作) 操太圣(南京大学)、卢乃桂(香港中文大学)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伙伴协作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着作。作者研究了两项分别于香港和上海开展的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学校改进计划,通过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学校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从比较的角度探究了协作情境下教师赋权与规训的矛盾,基于实证研究与批判反思提出了教师自我实现的理想情境及其模式构建。具体而言,本研究的选题具有前瞻性。“校-院协作”的类似概念早在19世纪末杜威创办实验学校时已露端倪,但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伙伴协作”模式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在中国,“公开课”的相互交流、“科研兴校”等方式及政策的实行,教师发展学校的出现,学校改革项目的推进,俱使得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大学专家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伙伴协作正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变革的重要机制。本书提出了关注教师情绪体验。拓展了加拿大学者Fullan关于教师改变的内涵,突出了教师改变过程中的情绪维度。厘清了教育学重振的一条路径。作者认为师资培育者和一线教师应该建立战略同盟,在双方协作、共同研究的过程中,重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重振教育学的学术地位,进而重塑教师专业性。
110020 “接班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