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社科指要
        要关注增长,更要关注创新增长——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代表谈“创新驱动战略”

        365bet会员登录_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中国客服电话

        365bet会员登录_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中国客服电话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03日09 版)

        施工人员在江苏省无锡市体育公园太阳能游泳馆屋顶检查集热系统。新华社发

        江苏省新兴产业格局

            都说“大船掉头难”,江苏作为一艘经济的大船,拥有着一年四万亿元GDP的巨大“排水量”,却能够在经济转型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完成灵活而迅速的转身,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智慧和秘诀?接下来的“十二五”阶段,江苏经济又将有怎样的转型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江苏经济科学转型。

            记者:都说江苏经济科学转型走在了全国的前头,这是什么样的理念和引导力在起作用?

            罗志军:简单来说,江苏的经济转型就是力求一个“新”字,从去年来看,新兴产业是“十一五”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万亿元,增长35.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9%。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去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1%,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由此看到,我们江苏经济靠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GDP增长,而是创新力驱动下的科学GDP增长。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依旧要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而为了使江苏经济转型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我们提出的理念是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指标,更是创新指标,去年一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此阶段,江苏发展的基本导向是不盲目追求高速度,而是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提高民生幸福水平。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创新驱动战略”,在“十二五”阶段,应该以什么为切入点来实行这一战略?有哪些新的举措?

            罗志军:我们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时,是以科技为关键、教育为基础、人才为根本。“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加快构筑江苏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一是积极发展创新型经济。重点是完善“一个机制”,就是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优化“两个布局”,就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布局、各类创新资源配置布局;增强“三个能力”,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创新能力和开放式创新能力。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重点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各类学校办学水平,特别是推动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三是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重点是把培养和引进人才与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组织实施“十大人才工程”,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记者: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今后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新兴产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目前发展态势如何?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推进措施?

            罗志军:目前,江苏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是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

            一是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我省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23%,其中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20%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份额齿轮箱为60%、回转轴承40%左右,软件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7.3%。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力争到2012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万亿元左右,成为江苏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二是服务业提速计划。就是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实现“三个高于”: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每年高于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在2009年基础上3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以先进技术推动优化升级,以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到2012年完成技改投入1520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1%以上,新培育江苏名牌产品680个、中国驰名商标100个以上,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显着提高。(本报记者 郑晋鸣)

        专家观点

        推进现代化需要转向创新驱动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经济学家 洪银兴

            江苏苏南一些先行发展地区已经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开始了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并且提出在2020年以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由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数量评价指标的改变,而是质的提升,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是要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现代化。

            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明确现代化的推动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在此基础上推进现代化需要转向创新驱动,推动信息化和绿色化。与此相应,在经济发展上,要特别重视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其次是明确推进现代化的着力点。必须将城市发展的势头和要素推向农村,着力推进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普及教育、加强环保、增加公民自由、强化反腐败措施相结合,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高,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苏南模式的推动是“强政府”与“强市场”的协同作用。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应逐步将财政支出的重点由“建设”支出转向公共财政支出,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尤其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均等化。

        “十二五”发展必须寻找新动力

        江苏省365bet会员登录_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中国客服电话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 张颢瀚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历了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两大阶段,成功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但总体上仍是以资源消耗为主,以投资拉动和出口为主要动力。作为资源消耗大省和出口大省,江苏“十二五”的发展必须寻求新路径,寻找新动力。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和出口大省,江苏明确提出了通过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明确目标。新兴产业已成为江苏新的重要增长点,将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从而把江苏打造成为我国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和江苏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将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树立“江苏服务”的崭新形象。

            实现两个率先,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十二五”江苏提出了科技与人才强省战略,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由科教兴省进而提升为统筹推进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突出了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使江苏的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特别是创新型省份建设有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