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获奖成果简介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365bet会员登录_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中国客服电话


        130001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从对西方学界的几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入手  唐正东(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批判了西方学界以文化范式批判为切入口所建构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经验主义的学术思路,指出以文化范式批判为切入口所建构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尽管因认识到只有经过文化范式中介过的客观现实才可能对现实的个人起作用,因而表现出了一定的深刻性,但由于其没有追问具体的文化范式的来源等问题,因而在学理逻辑上依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经验主义的学术思路由于只看到了经济事实的物质存在形式而没有看到其社会存在形式,因而始终无法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相比较。作者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自觉,不仅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术思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我们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前提条件。而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的方法论视角:历史的和社会关系的。我们在理解这一点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这两个视角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二、更需指出的是,这种历史性的社会关系方法论不是去描述经验历史层面的社会关系的前后相继性,不是用一种结构形式去描述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用另一种结构形式去描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然后把它们置放在前后的时间序列之中,而是把私有制社会的历史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当作这一历史整体的本质线索,从而把历史上每个时代的社会关系都当作这一本质矛盾之历史发展的结果。


        13002 马克思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 方世南(苏州大学)、曹峰旗(浙江大学)、王海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质上是弱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体系,揭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涉及到的弱者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以及生态权益保护的诸多丰富内容,在此基础上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坚持整体性原则是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指导实践的关键。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的深入研究,本书得出结论,社会发展指以社会为主体的整体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它集中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它包括由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基本要素的成长。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完善过程,也是人们对美好合理的理想形态的追求与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不断地消除强者与弱者的分化与对立的过程,是弱者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的过程。对于弱者权益整体性关注和整体性保护,就需要在公共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弱者各种权益的关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思维和采取整体性行动。


        1300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纲  杨明(江苏省委党校)、张伟(南京大学)、郑奕(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全书除去导言和后记,共七章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即第一、二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背景,从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这些价值哲学的基本范畴入手,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和发展历史。第二个板块即第三、四、五、六章,解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价值,对其四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通过全面勾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确立的理论图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逐渐自觉而清醒的意识。第三个板块即第七章,探讨了如何概括凝练出既简明扼要又易懂易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还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首先体现了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方面的完整性系统性。其次,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方面的学术性前沿性。既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和逻辑,又对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到见解。


        1300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灵根:中华民族精神新论  袁久红(东南大学)、甘文华(南京市委党校)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较为全面深入而富有创新地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发展、丰富内涵与当代话语,较为凝练地阐述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阐发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历史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深化,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当代中国弘扬“中国精神”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大众化阅读参考文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高度,以诗性的语言,图文并茂、历史地“书写”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及其当代创新发展。该书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可能从外部直接“拿”来的,而必须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之“根”中有机化育出来,从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中成长起来,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国崛起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灵根”。该书的最后结论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实践特别是以“三个倡导”为定向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正在使厚重绵延的“中国精神”在凤凰涅盘中“新生”,而“中国精神”的新生与化育则意味着一种异质于西方的现代性文明——新中华文明的蔚然成型与大放异彩。


        130005 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  童星(南京大学)、张海波(南京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在厘清应急管理概念,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对政府应急管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作者在书中提出,在长期的灾害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传统:“工程-技术”分析传统;“组织-制度”分析传统;“政治-社会”分析传统。在这三种研究传统中,灾害、危机、风险是起着基础作用的核心概念。这三个核心概念各自所代表的研究传统既相对独立,同时也呈现出整合趋势。随着灾害类型的增多,传统的灾害概念需要扩展至突发事件。在全球风险社会和中国高风险社会的背景之下,风险、突发事件、危机三大核心概念所指涉的现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在公共性的层面上,风险是指一种可以引发大规模损失的不确定性,其本质是一种未发生的可能性;危机则是指某种损失所引发的政治、社会后果,其本质是一种已发生的事实。因此,风险在前,危机居后,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造成危机后果的根本原因是风险。突发事件则是对灾害的抽象和扩展,将风险与危机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显性化。据此,本书建立起“风险—突发事件(灾害)—危机”的全过程分析框架。在实践中,与“风险—突发事件(灾害)—危机”全过程分析框架相对应的是“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应对体系。中国需要对转型期的各类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进行全过程治理。本书提出10项主要政策建议,涵盖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战略优化与策略调整。


        130006  政治文明建设与权力监督机制研究  金太军(苏州大学)、张劲松(苏州大学)、沈承诚(苏州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从优化权力结构、强化权力监督的视角来破解现行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以权力监督体系建设为中心,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围绕如何实现一党执政与权力监督的有机结合,对党政关系、政党间关系、央地关系、人大与政协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进行全面辩证地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权力监督体系的整体设想。本书没有在一般的意义上分析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相反,在全面展现中国政治权力结构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把握和分析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的基础、结构、体制与运行。本书在考察党与国家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关系时,积极探索党内监督对整个权力监督体系建构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的构想:即将党内权力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建构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分设体制。本书深入研究优化权力监督体系,提高权力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的路径。在研究方法上,将比较分析和政治生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寻权力监督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我国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特质和权力监督机制的中国特色;运用系统分析法,将权力监督作为一个系统,并将其置于政治文明的大系统中来研究,以发挥其整体功能;运用国家——社会分析法研究我国政治文明和权力监督的本质与发展方向,将社会对权力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和道德监督等)视为政治文明建设和权力监督机制的发展方向。


        13000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  任平(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多种范式,如教科书改革与原理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文本-文献学解读、与中西思想对话、反思的问题学分析、各分支领域(部门)哲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解、出场学研究等。本文对以上各种范式的深刻内涵、历史成因、创新功能、相互关系、存在问题和学术地位做了科学的辨识,认真总结了其各自的理论创新经验,深化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对于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指导创新实践,扩大理论创新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关于教科书改革与原理研究范式的由来、成因、创新功能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历史维度与创新话语研究;第三,与中西思想对话范式:如何在当代语境中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意义;第四,反思的问题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反思路径的特点、创新功能与历史地位;第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掘本土思想研究的创新范式,其内涵特点和创新功能;第六,出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研究逻辑,何以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中国范式;第七,多元创新范式的总体图谱:路径丛林与相互关系。本文可以说是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图景深描的经典之作。


        130008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何怀远(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炼不同历史阶段革命和建设主题,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正确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回答和解决实践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获得强大动力。其二,坚持同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作斗争。坚持与教条主义作斗争,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中,以中国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与经验主义作斗争,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中,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保证中国实践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性,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性。其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制度化,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培养人才,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渠道。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党理论武装的首要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专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融入了人才培养主渠道。经过9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式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理论信仰、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已经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


        130009 多元方法论——对传统方法论的批判与解构  张之沧(南京师范大学)、张卨(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以批判西方科学哲学为起点,对传统方法论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通过对科学史和多元增长模式的借鉴,论述了科学增长的多元模式、科学发展的多重动因、矛盾在科学进步中的作用、理论转变的间断性和连续性,以及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和非科学等理论问题。在对一元论的理性方法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陈述了现实中流行的几种多元论方法,具体包括:多元比较和选择的方法、“为此目的的假说”方法、向后回眺的方法、追本溯源的方法,以及“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和“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突出论述了日益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理论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非理性方法和非逻辑思维,其中重点论述了德勒兹的感觉的逻辑、差异理论、欲望生产说和块状思维模式。在“身体认知的逻辑”一章中,主要论述了生命冲动与认知、力本论的身体、身体结构的认知作用、身体场和知觉场、身体认知的超越功能,以及身体思维和人类智慧等内容。关于后现代思维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主要涉及神话思维和发散思维、否证论和试错法、经验建构论、科学虚构和赛博虚构,以及创造性思维等。还论述了辩证法的方法论特征,并立足辩证法论述了多元论方法的合理性,及相关的方法论启示,指出既要坚持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法,更要冲破以往的狭隘理性,扩展广义的理性原则。


        130010  汉语话题句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  杨亦鸣(江苏师范大学)、刘涛(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成果使用神经语言学与理论语言互证的研究方法,利用ERP技术,以汉语话题句为语料,首次考察了汉语语迹的神经机制问题。文章篇章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对语迹理论的重要性以及语迹神经机制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ERP实验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语料和被试的筛选、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步骤、实验结果的统计和报告;第三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汉语话题句的句法结构性质和语迹的神经机制;第四部分结语,阐明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基于神经机制的语言理论研究进行了审视和展望。该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结果方面,根据汉语话题句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ERP成分指标,首次证明了语迹在汉语话题句中是有其神经机制的,从而证实了语迹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同时也首次从神经机制的角度逆向证实了汉语话题句是经由移位生成的句法结构。(2)实验方案方面,设计了新的实验范式。针对之前英语等SVO型语言研究中无法有效分离出语迹的不足,使用了违反条件的实验设计,即在语迹位置增加多余的句子成分,将语迹与动词进行分离,从而通过探测多余成分诱发的ERP效应能够清楚地揭示语迹的神经机制。(3)研究思路和写作方法方面,创新性的采用了检验假设的方式,即根据研究目的、实验设计和语迹加工相关的ERP成分指标,首先对各种可能的结论提出假设,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对各种假设逐一进行验证。这种方式不仅对于研究问题和结果可以进行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准确的研究结论,而且对于神经语言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范式也具有指导意义。


        130011 今文《尚书》词汇研究  钱宗武(扬州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先秦专书词汇研究的专着,由着名汉语史家许威汉教授作序。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一、单音名词动词的词义特点及词义引申的内动力;二、形容词的语义分析、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三、同源词的音义关系及形成机制;四、成语结构类型、音律节奏和演变规律;五、通假的特征、原则方法和通假的成因;六、词义研究的传统方法述论。本书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和重要结论,诸如:详细分析今文《尚书》形容词的形义特征,揭示了汉语形容词的演变规律;首次揭示了今文《尚书》以单音形容词为主,而单音形容词又以多义词为主,并以“同义”、“反义”等构成多种聚合类型;深刻揭示了今文《尚书》同源词的音义关系,有力的论证了汉语是一种典型的以理论性原则对文化现实进行语言编码的语言;首次论证“四字格”形式是汉语成语的主要标准,这是由汉语简洁的特点和成语语用特点双重选择的结果;首次揭示《尚书》通假特征,论证造成汉文献“通假”现象的“用词不规范说”;首次提出并详细论证了研究上古专书词汇的“正形寻义法”、“依文解义法”和“语法定义法”,这些新方法对于文献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0012  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  倪传斌(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专着共十三章。第一章回顾了语言磨蚀研究的三个时期(学科创立前期、学科创立期和学科发展期);第二章系统解析了语言磨蚀名称的由来及内涵,介绍和点评了当前语言磨蚀领域常用的分类方法,系统地分析和梳理了语言磨蚀的本质属性;第三章分别对母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所梳理的以往研究成果和不足,构建本专着拟应用的研究框架,阐述本专着侧重讨论的研究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思路;第五章和第六章,从行为学层面探讨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第七章以第五章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外语磨蚀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和作用强度的性别差异;第八章对1995-2008年间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男女语言神经机制差异的文献进行了荟萃分析;第九章从外语词汇磨蚀的影响因素、起始时间、受蚀表现、易蚀成分四个方面梳理外语词汇磨蚀的相关特点,并采用实证研究分析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易蚀性;第十章选取国内毕业不超过三十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测试,验证了基于否定结构的雅克布逊假设;第十一章探讨了三语习得对二语词汇识别的影响;第十二章在行为学和生理学两个非语言层面上综合分析了现已探明的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第十三章结合教育学和外语磨蚀的研究成果,从外语教育的目的、目标水平、过程、方法、教育经济、评价、政策规划、外语教育理论和外语学习的起始时间九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130013 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析  周领顺(扬州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以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为理论基础,以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框架网络(FrameNet/FN)为重要参考,以框架语义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以汉语移动域为研究范围,以构建汉语框架网络语义知识库(Chinese FrameNet/CFN)、服务中文信息处理为目标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本书着力探索框架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构建语义知识库提供分析的样例,作为抽绎规则和调试修订系统的依据。具体来说,本书:(1)系统讨论了汉语移动域的框架语义结构,分析了词元、框架式和框架元素等结构要素,初步构建了汉语移动域的框架网络系统;(2)把移动域的词元在语义上分为自移和他移两类,在自移和他移两个分域中分别讨论了自移伴随移动和他移伴随移动,并首次将伴随移动分为伴随移动和准伴随移动两类;(3)为说明词元激活某些框架元素的机制,本成果借用移动事件图式原理,根据框架式所描摹的场景,尝试性地将汉语移动域的框架式划分为全景框架式、侧景框架式和零图景框架式,讨论了它们的框架语义特征,对于说明词元和框架元素的共现规律以及句法-语义的对应关系具有底层的解释意义;(4)分析了移动动词词元的叙事性和描写性程度的强弱对于框架元素共现和选择机制的影响;(5)讨论了两个传统上不在移动域讨论的特殊移动事件,即非移动动词在进入一定格式后所激活的移动事件以及词元“跑”参与激活的竞技体育运动事件场景。


        130014  英国文学批评史  王守仁(南京大学)、胡宝平(华南师范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变迁,力求从新的视角对大量批评原着进行梳理、总结和阐发,既阐明不同时期文学批评的特点,又突出对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整体认识。本成果分十一章,精选英国中世纪以来60多位重要批评家,论述内容涵盖从中世纪文学批评到当代小说批评,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本书对18世纪的“巧智”、19世纪的“想象”、20世纪的“非个人化”等批评概念进行深入讨论,在论述批评现象时,兼顾历时的继承发展和共时的影响与互动,揭示文论与文学创作、哲学思想的关系,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语境感。本成果跟踪国外学界的研究工作,辟专章讨论了英国中世纪的文学批评,描述萌芽时期的英国文学批评的形式、特征。书中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进行重点考察,较为深入全面地论述和评价考德威尔、威廉斯、伊格尔顿等英国批评家极富批判精神的文学批评思想,展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辨性、实践性、政治性和文化指向性特点。本书发掘出若干重要哲学家、思想家在文学批评上的着述,对“苏格兰启蒙运动”中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遗产进行梳理。本成果关注当代英国文学批评新进展,几乎是同步跟进当代小说批评,对若干重要小说家的批评理论进行评析。另外,本书既把英国文学批评置于西方批评传统的视野中来审视,又关心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对具体批评家的批评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展示了中国文化思想对瑞恰慈等批评家思想发展的直接作用。本成果对所有批评家的探讨和阐发均以细读他们的批评原着为基础,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工作扎实。在处理“史”与“论”的关系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材料整理上努力保存古人的面目,材料分析上注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成果提供较为完备的批评家及批评论着的“索引”,体例规范,体现出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学风。


        130015 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研究  丁帆(南京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十多年来的中国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世纪之交中国乡土小说的转型,分析转型的内外成因,梳理和审视其精神向度、叙事形态和叙事类型在转型中的变异与走向,同时探究“乡土经验”与价值理念的恒定性亦即“变”中之“常”。本书力图从较为的宏观角度来俯瞰大动荡下的乡土社会变迁给中国乡土小说创作带来的本质性的转型,从而看清文学与社会的双重历史发展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总体趋势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挤压与置换,包孕在中国社会总体趋势中的是乡村社会自身的现代转型,两者都是正在进行中的“未完成的现代性转型”,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乡土社会变化的广泛性与复杂性,超出了乡土作家们既有的“乡土经验”和叙事范式,中国乡土作家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突破了乡土小说既有的叙事格局,推动了乡土小说自身的转型。叙事视阈与叙事空间的扩大是世纪之交乡土小说转型的首要特征,其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进行,一是向城市拓展,二是向荒野展开。世纪之交的乡土小说创作,虽呈“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但若深入分析和细加梳理,可归纳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生态主义”、“宗教文化复兴”和“技术主义”等几种突出的创作现象,本书对其创作特征和局限一一作了细致分析。乡土创作主体所秉持的主要价值观念,是知识界思想界主张的现代价值观念,并以此为价值评价尺度,揭示和批判在面对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城乡差别和贫富分化、“权力本位”意识、“金钱本位”意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时,社会价值观念的错位与失范。乡土作家价值观念“变”的一面固然显着,但“变”中有“常”(恒定),这即是批判精神及其据以进行批判的价值尺度。


        130016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全十册)  赵生群(南京师范大学)、方向东(南京师范大学)、王华宝(东南大学)、吴新江(南京师范大学)、王锷(南京师范大学)、曹红军(南京师范大学)、王永吉(南京师范大学)、苏芃(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在原有点校本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工作,修订本是原点校本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严格遵守在点校本基础上进行适度、适当修订和完善的原则,通过全面系统的版本复核、文本校订,解决原点校本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的新的升级版本。《史记》修订本对原点校本作了全面修订,撰写《校勘记》3400余条(约40万字),处理文字约3700字(包括增补、改正、删除、移动),改动标点6000多处。全书共270余万字。修订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校勘。修订本参校版本共计10种:景佑本、绍兴本、耿秉本、黄善夫本、彭寅翁本、柯维熊本、凌稚隆本、汲古阁本、殿本、泷川资言《会注》本。修订本还利用了日本、法国所藏六朝钞本、唐钞本、敦煌写本10余种。修订本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开本校和他校,获取了大量前人未曾利用的资料。修订本系统梳理并吸收了清代以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参考了帛书、简牍、金石、印玺、封泥等文献资料。(二)全面复核标点分段,改正错误,精益求精。修订本以校勘为基础,全面核对三家注引文,参考前人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标点的准确性。通过核对三家注引文,厘清了各种复杂情况,有效避免了失引、误引、引文不足、引文外衍等多种失误。(三)弥补底本缺陷。修订本补入司马贞《补史记序》、《补史记条例》,附录《三皇本纪》,资料更加齐备。(四)完善体例。在点校本二十五史中,只有《史记》没有校勘记。原点校本用方圆括号来表示增删改动,甚至还有一些径改的条目。此次修订,统一撰写了校勘记,凡重要改动(增、删、改、移)均出校记说明,体例更加完善,也更符合古籍整理规范。(五)补充资料。修订本撰写了《前言》、《凡例》,附录书影、参考书目,方便阅读研究。


        130017 走向真理的探索——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  张杰(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索洛维约夫、罗赞诺夫、特鲁别茨科伊兄弟、梅列日科夫斯基、舍斯托夫、洛斯基、布尔加科夫、别尔嘉耶夫、弗兰克、弗洛连斯基等一大批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家、哲学家、宗教家,一方面使得这段被尘封了数十年的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重见天日,还文学史以本来面目,其中涉及的大量第一手材料鲜为人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更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得理论思维、批评方法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启示。探讨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家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将对我们的文学研究和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们在对真理的执着探索中、在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中、在研究艺术的时空构造中,采取了一些独特的认识方式和批评方法,都是极有价值的人类文明成果。也许正因为如此,白银时代的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乃至整个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创作与批评,才会具有这样的魅力,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和批评关注的热点。全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学术联系,揭示了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的基本特征,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理论对文艺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30018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过渡状态”——以1975—1983年为中心  王尧(苏州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以1975—1983年为中心,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过渡状态”及相关问题。论文提出,“过渡状态”可以视为文学史的关节点,中国当代文学是由若干段“过渡状态”连接而成的历史,文学由“文革”到“新时期”的“过渡”,几乎汇集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问题,而这一时期的“过渡状态”既影响了此后文学的进程,也改变了人们对此前文学史的认识。论文着重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思想命运转换的同时,作家的“知识结构”影响着过渡时期的创作路向;重新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之后,“现实主义”与“人性”是“过渡状态”的基本问题;过渡时期的另一种观念和思潮构成了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突破,创造了1985年“小说革命”的条件;多重因素在矛盾运动中形成关系,此消彼长,构成“八十年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论文还深入思考了文学史“过渡状态”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对文学史研究和写作提出了新的观念。论文认为:影响“过渡状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变化,以及文学如何处理与这些要素的关系。文学史“过渡状态”中旧的因素在消失或者转化,新的因素在孕育和生长,其中的一些因素成为文学史新阶段的源头。“过渡状态”并非简单的新旧转换或冲突,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并存,矛盾冲突的结果则预示了此后文学发展的脉络。在“过渡状态”中,文学结果内部的观念、思潮、文本等呈现出的差异性通常不是以对抗的形式存在的,这不仅反映在不同的观念、思潮以及不同的文本中,即便是相同的流派、群体或者个人的写作,差异性的存在生长着文学写作的其他可能性。如果没有体制的推动,“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就缺少历史的动力。当历史转折提供了文学创作新的可能性是,历史转折时期多种力量并存的格局也牵扯和控制文学的演变,这是“过渡”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因而文学与外部的冲突便时常发生。


        130019 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赵宪章(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从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相互模仿效果出发,对其展开学理上的探讨,进而阐释文学和图像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在文中指出,就语言与图像互仿而言,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图像作品模仿语言作品是二者互仿的“顺势”,反之则表现为“逆势”。如果将其纳入当下“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语境中重新探讨,就会发现:二者互仿之“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符号属性——语言是“实指”符号,图像是“虚指”符号;实指的所以是“强势”的,虚指的所以是“弱势”的,从而决定了二者互仿的“顺势”和“逆势”。同样是这一原因,当二者共享同一个文本时,就有可能导致语言对图像的驱逐或遗忘:一、在“语图悖反”的情势下,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驱逐或解构,这是语图关系的特例;二、在“语图唱和”的情势下,表现为语言超越图像的局限,就像中国文人画中的题画诗那样,语言文本往往由画题引申而去,或补其不足,或延宕而“比德”。由是观之,在所谓“文学图像化”的今天,语言作为强势符号决定了文学不会有损自身,图像仅仅充任了它的工具和载体——“图以载文”,文学藉此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基于诗画关系史讨论语言和图像的符号关系并发现二者“实指”和“虚指”的不同属性是本研究的原创,在这一论题背后所隐含的则是针对“图像时代”人类遭遇的“符号危机”。这就是本研究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130020  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  汪小洋(东南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以汉代主流社会的长生信仰为逻辑起点,明确提出汉壁画墓是中上贵族阶层选择的墓葬形式,而画像石墓是中下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选择的墓葬形式;明确提出汉墓壁画中存在天界图像体系和汉画像石中存在仙界图像体系,天界图像得到主流信仰的支持,而仙界图像体系得到了民间信仰的支持;明确提出汉代存在着两个西王母,主流社会崇拜的是仙化的西王母,民间崇拜的不仅有仙化的西王母而且还有神化的西王母。此外,还探讨了西王母信仰发展的神话时期、神化和仙化时期、道教化时期的信仰特征和艺术表现特征。本书是从宗教信仰层面上展开,文本为墓葬壁画遗存。本书主要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三个部分。上编“汉墓壁画面对的宗教信仰”,着眼点是探讨国家宗教对汉墓壁画指导的可能性。分三方面探讨:第一方面是认识国家宗教的具体内容,包括秦帝国宗教文化、楚地宗教文化和汉代董仲舒、班固的贡献等。第二方面是对民间宗教的认识,辨析西王母信仰和方士信仰向民间宗教的转移趋势。第三部分是从考古学角度、墓葬制度角度说明汉壁画墓的中上贵族阶层墓葬建设属性,判断国家宗教的影响。本编重点是排除民间宗教影响的可能。中编“汉墓壁画表现的宗教信仰”,着眼点是描述汉墓壁画表现国家宗教的图像体系。分三方面探讨:第一方面是从具体的图像题材认识汉墓壁画所表现的国家宗教内容。第二方面是以现实题材的个案探讨同构转化的结构条件。第三方面是从缺少西王母图像的现象入手探讨汉墓壁画和汉画像石不同的图像体系。本编重点是提出汉墓壁画中天界与仙界同构而画像石另建仙界的观点。下编“汉墓壁画的宗教美术贡献”,着眼点是汉墓壁画对汉以下的影响。分两方面探讨,一方面是典型题材的汉以下发展,一方面是对我国宗教美术发展结构上的影响。本编重点是在宗教发展层面上认识汉墓壁画对墓葬艺术的贡献。


        130021 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  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认为深入思考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艺术理论应该发挥其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方向的核心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作者在文中指出,文化事业在硬件设施大建快上之后,也一定要重视和弥补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这重要一课。上述问题的核心,就是以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艺术学理论要想取得“引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其关键点是必须突破自身学科理论的小圈子,结合当代文化建设的大的现实背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难点是在现实实践中艺术学理论如何具体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突破点是必须结合现实对优秀文艺理论和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一、介绍了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兴起的社会背景;二、阐释了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时代意义;三、论述了当今时代需要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四、论述了艺术学理论应积极引领文艺创作发展方向,引导社会文化价值导向,最终立足于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阐明了艺术学理论实现引领当代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刻把握社会现实。


        130022  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概念、内涵、谱系及其在中国学界的传播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首次对图像学的概念、内涵、谱系及其在中国学界的传播进行综合性评述;整体上以宏观的视角理清了图像学方法产生、发展、以及译介到中国学界的完整脉络;重点是具体而微地分析阐述现代图像学产生的背景、认识论来源、方法论建构、理论内涵以及学者们所作的反思和批判;并最终立足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点上,呈现出美术史研究领域图像学方法的全景式视野。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25000字。第一部分为图像学字源及译名考,该部分致力于厘清“Iconography”和“Iconology”这一对名词在西方学术界的涵义,旨在区分这对名词内涵及使用方法的差异,并使其中文译名在艺术学界的使用日趋规范和准确。第二部分为图像学理论发展的概述,根据时代和学科实质意旨作为标准的方式,本文将图像学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图像志,传统图像志,现代图像学和后现代图像学。第三部分为现代图像学及其理论反思,主要分析阐述了现代图像学产生的背景、认识论来源、方法论建构及其理论内涵;此外学者们对图像学理论本身及图像学实践两方面的批判意见也在该部分得到了整体的呈现。第四部分介绍了图像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研究现状,勾勒出图像学方法介绍到中国二十多年来在美术史学科内所呈现出的面貌,并指出在视觉文化的热潮中,产生自美术史学科内的图像学方法不应该被边缘化,恰恰应该发挥其在美术史和其他人文学科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作用。


        130023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  费泳(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目前第一部系统研究佛像服饰的专门着作,通过对佛教律典及古代文献中有关佛衣及僧衣规制的考证,明确了佛像衣着的种类、形制、披着方式等基本要素。同时联系古代印度佛像衣着,对中国出现的多种佛衣样式,予以基本样的确立,进而发掘其风格演变、传播方式及不同样式间的相互影响,系统揭示出了各种佛衣样式的风格流变和兴衰,使中土佛像复杂的着衣形态有脉可寻。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衣样式作全面考察和细致研究,能够揭示出各种佛衣样式在中土的发展演变脉络,为促进对东亚地区佛像传播格局的整体认识起到建设性意义。此外,本书主要观点涉及:一、对汉传四部律典与古代文献中有关佛及僧人服饰进行疏理及考证,明确了律典对袈裟在种类、形制、披着方式方面的规范要求及禁忌。二、揭示了佛衣披着的基本方式,并对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及论证,如象鼻相、僧只支、偏衫及安陀会等问题。三、将中国佛衣分为七种样式,并明确了汉地佛衣中“通肩式”、“右袒式”为印度旧有,而“半披式”、“垂领式”、“褒衣博带式”、“敷搭双肩下垂式”、“钩纽式”均是民族化产物,为中国新创样式。四、确立了各种佛衣样式的“基本样”及典型特征,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衣作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对佛衣同类样式存在的披着方式差异进行辨识,由此发现中国佛像发展进程中各种佛衣样式的分布与传播格局。


        130024  南京大屠杀全史(上、中、下)  张宪文(南京大学)、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王卫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史学着作,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的大惨剧。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大规模惨案,它严重践踏了国际准则及人类基本道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编造种种谎言以混淆视听。南京地区张宪文教授等一批历史学家,十多年来访问英、美、法、德、意、俄、日等国家,深入各国档案馆、图书馆,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汉文及域外文字原始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撰写了《南京大屠杀全史》,对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性暴行、城市破坏及劫掠暴行,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厘清了南京沦陷时日军对国民政府首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控制的史实,展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和救援难民的人道主义善举,再现了中外媒体和国际社会对日军暴行的反应,披露了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揭示了历史的真相,有力地驳斥了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谬论。


        130025 俄国革命  姚海(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实证研究为特色的俄国革命史专着,通过对大量国内尚未见过的俄文文献档案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以往鲜有涉及的诸多事实,弥补、修正了对革命史认识的缺失和偏差,尽量再现真实的革命。本书改变了以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作为阐述1917年革命的唯一线索的做法,根据1917年革命的实际发生发展,分十一章系统论述了革命的根源、进程和阶段。同时,将革命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与俄国近代以来发展道路的坐标体系之内,重新认识、理解和评说革命中的事件和现象、政权和社会、政党和组织、关键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回答有关革命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在书中指出,1917年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俄国成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与苏维埃达成的政权问题解决方式,既反映了主要社会政治力量的相对平衡,也成为二月革命后混乱局面的重要原因。二月革命后国内的布尔什维克组织曾主张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框架内的合法反对派之路,而侨居瑞士的列宁提出并论证了由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列宁取道德国返回俄国,领导布尔什维克走上了夺权的道路。俄国革命从二月走向十月并非必然性作用下的平坦大道,而是充满复杂斗争的曲折过程。列宁认为,俄国的落后与战争的影响相结合所造成的非常局面,提供了一条超越一般规律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可能性。但布尔什维克以十月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后,首先还要为巩固政权而战。


        130026  江苏通史(十卷本)  宋林飞(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王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虞友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汤其领(江苏师范大学)、许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邱敏(南京晓庄学院)、张学锋(南京大学)、王亮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李天石(南京师范大学)、潘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潘群(南京大学)、周志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梁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蒋顺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孙宅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王卫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崔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杨颖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贾轸(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唐文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江苏通史》凡600余万字,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2000)等10卷。全面叙述了从原始时期直至当代,江苏各个时代的历史事实,用丰富的史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江苏灿烂的地域文化,是一部系统研究江苏悠久历史与文明的通史体巨着。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优越的自然环境养育了勤劳智慧、心灵手巧的人们,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为江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文化实力。隋唐以后,随着中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南移,江苏地区逐渐而成为中国帝制时代中后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头号重镇。清朝初期江南分省后,按田赋、盐税、漕粮这三项传统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指标衡量,江苏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的省级政区中排名第一,被视为国家“财赋重地”。进入近现代以来,江苏更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化经济大省。时至今日,江苏仍稳居中国经济三甲大省行列。《江苏通史》细致梳理了7000余年来江苏人的生活生产、江苏文化与文明的演进、江苏土地开发与自然环境的演变,记述了江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工程、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各个领域的成就和亮点,深入发掘了江苏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厚重的学术灵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忠实叙写江苏史实,对江苏历史文化进行了创新研究,也对历代史书记载的空白作了有效弥补。 

        365bet会员登录_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中国客服电话


        130027 法学流派的人学之维  胡玉鸿(苏州大学)、许小亮(苏州大学)、陈颐(华东政法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除导论外,分七章,依次探讨了自然法学派、功利主义法学派、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经济分析法学派的人学预设和法学方法。通过考察各大法学流派在人的设定上所存在的差异,展示了法学理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作者以浩瀚的史料为研究基础,将各法学流派所涉人学的观点逐一分析、评判,对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加以比较,并将对他们的分析置于所处国家和时代的大背景下,使本书内容富有理论广度和历史纵深感,对于深化我国的法学理论研究和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有着重要价值,也有利于推动学界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下,对法律与人的内在关联进行更加充分的探讨。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人的模式”为研究切入点,着重于从人的本性、本能、愿望、需求、能力等角度探讨不同法学流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学说,开创了分析西方法学流派的新型范式;二是将法学流派的思想学说史还原为人的模式的竞争史,从自然人、俗人、自由人、民族人、制度人、社会人、经济人的角度,展示了各大法学流派在人的预设上的差异,揭示了法学即人学的思想意蕴;三是既注重各大法学流派之间人的模式预设不同所带来的理论观点与思想学说上的差别,也注重同一法学流派中不同思想家在人的预设上的差别,梳理了各法学流派不同的理论命题。


        130028  裁量基准司法审查研究  周佑勇(东南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司法审查是现代法治的基本标志之一。裁量基准作为一种规则化的执法标准和控权技术,已在全国行政执法实践中得以广泛展开;通过基层司法裁判的观察,大量的基层法院也已经在用“裁量基准”判案。然而,司法实践却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在司法过程中法院对待裁量基准的基本立场问题,并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由此大大制约了司法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从大量的基层司法裁判中选取15则典型案例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实证分析,以求解决裁量基准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及其标准、强度等问题。本文在研究进路和研究框架上,首次突破传统过于僵化的规则主义路径,以一种功能主义的立场将裁量基准在性质上重新定位为一种行政自制规范而同时兼具规则主义和行政自制的双重品格,由此将裁量基准的司法审查置于“审查依据”与“审查对象”的双重角色加以观察和研究,从而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进路和系统化的研究框架。在观点和制度创新上,针对裁量基准作为“审查依据”与“审查对象”而存在的来自于理论和制度上的障碍因素,分别以“功能主义”和“间接附带审查”技术为中心加以鲜明的理论回应,并在制度设计上创新性地提出法院应当将裁量基准作为论证的“依据”而非法定的“依据”,应当“一并援引”而非“单独援引”;在审查标准上,法院应主要围绕合法性而展开,在诸如公开性、设定义务等具体内容上,亦应保持对裁量基准自制属性的基本尊重。在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上,本文立足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观察来发现现行制度和理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相关立法和学说着力解决了裁量基准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及其标准、强度等问题,这对于深化和丰富裁量基准及其司法审查理论,指导目前日益在全国性蔓延的裁量基准司法审查实践,推动相关制度完善乃至整个行政法治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130029 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基本路径及其法理限度  倪斐(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近年来江苏、广东、浙江等地提出了先行法治化目标。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就我国单一制体制下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可行性、与法制统一原则的关系以及是否仅限于发达地区等问题产生了争议。本文将学者们就“地方法治化”命题上存在的理论争议问题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我国单一制体制下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可行性;二是地方先行法治化与法制统一原则的关系;三是地方先行法治化的现实条件,即是否仅限于发达地区。作者在文中指出,对于“地方先行法治化”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命题,要从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实践经验和做法出发,总结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基本规律,以法治理念作为衡量地方在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面先行法治化的评判标准,并提出协调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关系、保障地方法治建设顺利进行的对策建议。在政府、法律职业阶层和民间力量等地方法治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相互作用下,地方先行法治化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实践呈现出“体制内回应型”的基本路径。“体制内回应型”路径下的地方先行法治化在主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偏离法治的情形。客观评判“地方先行法治化”命题的法理限度,重塑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回应型路径是协调地方法治与国家法治关系,保证地方法治建设合乎法治理念的关键。


        130030  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  周晓虹(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文化反哺现象出现于1980年代,指的是“在急速的社会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现象”,类似于旧说“嗷嗷林乌,受哺于子”的生物学现象,作者周晓虹是“文化反哺”这一本土概念的创用者。 本文是作者项目成果《文化反哺:变迁社会的代际革命》的一部分。在这篇2万余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中,作者将“文化反哺”的讨论层面下降到具体的器物层面,力图审视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伴随着各种新型器物尤其是电子器物的层出不穷,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的关系开始出现颠覆——即在新器物的选择和使用中,前者成为后者的“老师”,或者说具备了十分明显的影响或话语权力。作者凭借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获得的丰富的经验资料,讨论了在新兴食品、移动电话(手机)、电子计算机三大领域,年轻一代鲜明的文化“弄潮儿”作用。 在充分描述了器物传承领域的“文化反哺”现象之后,论文对中国社会的代际颠覆现象的社会成因给予了深刻的论述。具体说来,年轻一代在器物文明传承上的优势:(1)与他们在家庭以及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增加有关;(2)与现代媒介尤其是各种新型电子媒介带来的传播过程的“去中心化”有关;(3)也与因代际差异导致的包括网络和电子媒介使用上的数字鸿沟的扩大化有关。最后,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与讨论,作者指出,这种在器物文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代际颠覆现象,是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心理体验的一部分。它既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独特性提供了最佳视角,也在精神层面上赋予现今为人关注的“中国经验”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130031 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风笑天(南京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在系统回顾和评论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的多学科框架。以这一新框架作为指导,作者利用大规模社会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分别从独生子女的教育、社会化、性别平等、婚姻、生育、家庭关系、居住方式、养老保障、家庭风险以及生育政策调整等众多不同的维度,多方位、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与第一代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家庭相关、同时也与整个中国社会相关的问题。本书也极具前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成年独生子女及其相关现象上,比如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婚姻角色、亲子关系、夫妻权力等等。这种提前研究可以较好地指导社会提高认识,做好相应的准备。其次是将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放到研究的议事日程中。虽然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基本上都还没有进入老年,但他们的养老问题却是从30年前独生子女刚刚产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和决定了。对于有着深厚家庭养老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问题的研究无法回避。本书花了相当的篇幅来探讨这一前沿性问题。第三是突出地探讨了与独生子女现象密切相关的生育政策问题。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实施了三十余年,国家提出这一政策时的“一代人”方案,目前在时间上已经到期。独生子女政策存在哪些风险?我国的生育政策又该如何调整?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无疑具有很好的前瞻性。


        130032  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国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及其管理  朱力(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文将我国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进行了梳理,将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类型分为经济型的直接冲突与社会型的间接冲突。前者表现为利益受损群体与利益获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经济型群体性事件,它具有集体行动的属性。后者表现为在导火索事件的引发下,无直接利益者卷入的具有骚乱性质的集体行为。论者认为中国公民进入强烈抵抗期与要求补偿期,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型集体行动的时代特征。论者通过400多个案例,归纳了经济型突发事件的十大矛盾源,社会型突发事件的八大导火索。这种类型分析方法,对我们厘清当前社会矛盾,认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是十分有益的启示。
        论者提出经济型矛盾冲突是一种刚性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即指这类矛盾的起因源于利益的纠纷,但其冲突的强度与手段的烈度比一般的人民内部矛盾更强,它的解决方式已经越出了常规的制度化渠道,是一种具有利益集团对抗性冲突的人民内部矛盾。这种矛盾参杂了群众情绪在其中,目标的合理性与手段的非理性相混合,因而这类矛盾已经由普通的利益纠纷矛盾演变成了特殊的利益对抗矛盾,需要特殊的方法予以解决。论者还提出了结构箱的概念与情绪共振理论、提出了社会燃点理论、网络助燃理论等,这些根据本土经验归纳提升的矛盾冲突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丰富了社会学的集体行动理论。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爆发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它是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的社会风险。如果它能够得到有效地缓解,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震荡、代价将会大大减少,我国就有可能平稳地度过社会转型时期。对此,论者对治理社会性突发事件提出了源头减压的思路。源头减压要通过利益矛盾源头减压、政府决策减压、政策减压、利益补偿减压等措施减少经济性矛盾冲突。结构箱的减压通过政治减压、经济减压、社会减压、心理减压措施,减少群众的结构性怨恨与愤怒,释放社会成员心理不满能量,提高社会燃烧点。而化解矛盾的路径就是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操作是社区建设;协同力量是社会组织。


        130033 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  胡翼青(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批判性地回顾了传播学科奠定的历史。作者在书中指出:对今天的传播学而言,美国传播学就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客观存在,其理论与方法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科学,没有人追问它在人们的观念中为什么会被描绘为以四大奠基人为基础的实证主义效果研究,没有人追问它为什么必须是“五W”框架和以效果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更没有人追问它行政研究和保守主义的价值立场。表面上看,当这种追问或者说疑问停止的时候,我们关于美国传播学的知识似乎达成了共识,但一旦达成这种共识,我们也就停止了思考。事实上,传播学科的形成并不是天经地义的,其中充满了偶然性和变数。芝加哥学派的兴衰、欧洲流亡实证学者与美国学者的合作、法兰克福学派的迁徙、甚至施拉姆的职场生涯,都对美国传播学科的形成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作用,都随时有可能改变学科面貌。然而,在美国从强国变成超级大国,美国主导价值从不干涉主义渐渐转向舆论共识的社会转型中,上述学术流派与学者理论主张中的某些有利于主导意识形态社会控制的因素被施拉姆逐渐整合起来;而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因素则被渐渐摒弃。最后美国的传播学科终于发展成以控制为核心内涵,以效果研究为主要领域,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以个体主义(形式主义)为主要框架,以服务于美国统治阶级利益团体为价值立场的一门社会科学。在这一学科形成和强化的过程中,许多其他可能的理论追求就此终结,而传播学也渐渐陷入理论创新的困局中难以自拔。这便导致了传播学科发展的两难境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学术创新无法得到社会生态的有力支持,面对资源枯竭的困境;而以施拉姆为首的行政研究在众多资源的支撑下,却日渐沦落为缺乏创新的应用学科。


        130034  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一百七十册)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南京图书馆是全国着名的古籍收藏大馆,其中旧方志收藏总量近6000余种,包括善本500余种,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2012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集中呈现了南京图书馆藏旧方志之精粹140种,以170册精装的形式推出,是目前为止南京图书馆出版的最大规模的古籍整理项目,也是南京图书馆面向社会公布的古籍出版物中册数最多、版本最精、资料最丰的成果。南京图书馆为每部方志分别撰写了1000字左右的提要,对各志的纂修时代、书名、卷数、着者、版本年代、地名沿革、纂修缘起、体例篇目等款目,加以考定与揭示,客观叙述了各志的主要内容与得失。全书提要总量近10万字,文字精当,描述准确,大大方便了对每种方志的研究和利用,显示出了南京图书馆较高的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能力,提升了全书的学术影响力。全书收录的存世罕见孤本方志即有53种,国内收藏单位在三家以内的稀见方志87种。明代孤本如历经清丁丙、柳诒征等名家校跋的《洪武京城图志》、《[万历]寳应县志》等;稿抄孤本如江苏《[宣统]吴长元三县合志》、《直塘里志》等;名家批校题跋本如崇祯刊本、丁丙跋《[崇祯]宁海县志》等,有相当一部分为首次公开出版,可谓珍本纷呈、具有极高的文献版本价值。借此次整理的机会,南京图书馆还对1985年出版并沿用至今的我国方志工具书《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的20处疏漏与讹误,加以纠正订补,达到了拾遗补阙,辨讹订误的目的,力求做到对文献进行最原始、客观的揭示,这也是对中国旧方志研究整理工作作出的积极贡献。


        130035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  朱庆华(南京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论对于图书馆、情报机构收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对于信息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主要解决如下问题:一、如何界定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对象;二、如何根据确定的评价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三、如何验证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四、如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为此,本书主要在以下五方面进行研究:一、确定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对象,即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数据库三类;二、较为完整地实施了网上特尔菲法,弥补了主观确定指标体系的缺陷,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且采用JAVA编程自动实现数据处理;三、应用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有效地解决了一致性问题,从而避免了主观性评判;四、选择若干网站、搜索引擎和网络数据库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指数标度系统的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对选定的实证分析对象进行实际测评;五、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这三种网络信息资源的现状,分别对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130036  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作者长期以来关于大学转型研究的一个理论总结。作为对大学转型实践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本书分四个部分对“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第一部分属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大学的概念,大学的理想,大学的常识、传统与想象以及时代精神等主题进行展开,旨在为后续的论述廓清背景;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大学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切入,从媒介变迁、消费社会、知识社会以及知识应用等视角对大学转型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意在弄清大学转型的时代根源。第三部分从外部回到大学的内部,主要从学科、性别与道德三个维度对大学转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力图为现代大学的重构提供有效的支点。第四部分聚焦于中国大学转型的现状与问题,分别从道德危机、去行政化以及大学的中国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大学转型的可能性与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对中国大学的改革实践有所启示。本书围绕“转型时代”和“大学转型”这两个轴心,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时代转型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出发,先后提出了理念大学、电子大学、德性大学以及后现代大学等不同的概念和理论设想,以图缓解并超越现代大学的危机。在转型时代,转型既是现代大学危机的原因又是超越现代大学危机的结果。本书的主旨是要表达现代大学所遭遇的转型时代并非暂时的不安稳而是整个社会结构性的根本变化。在转型时代和转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关于大学转型的理论研究,不但可以丰富教育转型的理论,也有利于大学转型实践的顺利进行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大学转型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但可以丰富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理论,促进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实践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有助于高等教育学在学术上的拓展。本研究就试图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将大学转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放在转型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构建用以解释大学转型的解释框架。


        130037 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  崔景贵(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以职校学生心理教育为研究对象,对职校生心理的特征、潜能、健康、权益、问题、危机等进行深入分析,对当代职校生心理世界的热点话题、群体现象和管理策略进行深度解读,对职校心理教育的课程教学、教材教法、实践策略、模式建构、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等进行深刻阐述。本书成果有如下三个特点:一、积极价值取向。本书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和理念,以引领职校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发展”为主线,以“助人自助、阳光心灵,心理育人、和谐成长”为主旨,以积极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范式为主导,科学引领职校生心理教育的和谐、创新发展。二、鲜明职教特色。该书坚持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充分把握当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旋律,结合职校教育管理实际,对当代职校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富有中国职教特色的心理教育之道。三、原创思想体系。该书注重思想的前沿性与科学性,理念的创新性与开拓性,理论的深刻性与原创性,科学建构积极型、发展性、自助式和整合化心理教育,着力推进职校生心理教育的理念创新、智慧实践和卓越管理,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职校学生心理教育基本问题的专着。


        130038  美国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基于高等教育问责制背景的历史考察  蔡国春(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探讨“院校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IR)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系,是国内学术界深入研究“院校研究”的新视角。本文以梳理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嬗变为背景,考察院校研究对于质量问题关切的历史进程,揭示院校研究在美国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指出,高等教育问责制是院校研究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此间,学术质量一直是院校研究密切关注的主题。当高等教育问责成为政府监管院校的重要手段之时,院校研究得以发展并日趋制度化。随着高等教育问责的主题的变迁,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日益凸显,在应对外部质量责任、促进院校质量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表明,美国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就是在面临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办学资源激烈竞争处境下,就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决策支持和质量改进的依据。美国院校研究在高等教育问责制背景下所日益凸显的质量保障功能,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必须加强院校研究在质量保障实践中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自身,都应当在质量意识不断高涨的背景下,思考如何形成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的院校研究组织体系、制度框架和行动策略,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和外部保障体系。二是,必须确立院校研究在构建我国高等教育问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问责意识的觉醒,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这样的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院校研究的活动,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把握、高校运行的自身研究能够应对外部问责,也会促使高校自律并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三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院校研究还处于“自发”的零散状态,但随着高校“质量责任”压力的加大,从“自发”走向“自觉”是一条必由之路。而这一转变的中介就是院校研究在中国高校的深入开展。


        130039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  周川(苏州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辞典以人名为词条,每一词条的释义内容,着重介绍该人物的生平(简历和学历)和主要的高等教育经历、事迹、思想和贡献(包括教授的教学经历、校长的办学经历,以及发起的高等教育重要活动和事件、高等教育的思想主张、高等教育的言论和着作等)。辞典共收录了3097位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中国籍高等教育人物2824位,在华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外国人物273位)。本辞典收入的高等教育人物,系指在中国近现代做出较大贡献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以及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各界人士,这些人物的活动,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到1949年之间(从京师同文馆创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辞典也是一项关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文化工程。它将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的重要高等教育人物挖掘出来,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真实地展现出一幅比较丰满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的群体长卷,生动地映射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筚路蓝缕、曲折前行的历史进程。本书也真实记载了这些高等教育人物的教学与办学事迹,总结了这些人物的经验和教训,评价他们的成败得失,为今日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竖起一面历史的明镜,并通过人物积累理论研究资料和例证,有利于描述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确立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地位,揭示中国高等教育近、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丰富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并为今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所参考。


        130040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汪霞(南京大学)、孙俊华(南京大学)、宗晓华(南京大学)、操太圣(南京大学)、孙志凤(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主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以课程结构的调整为抓手,着力探讨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问题。本书研究基于素质教育、大学课程、大学生学习、大学生就业、可雇佣性等的理论;面向世界的趋势,运用国际视野,总结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就业的经验;立足我国高校本科生教育的实际,探寻高校课程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面向雇主需求,了解社会对大学生新的素质要求;反映毕业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诉求,追踪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经验。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实业界对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追踪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通过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以上述八地部分高校为例,研究毕业生就业情况、课程结构设置与就业需求匹配的关系。
            本书的主要观点有:(1)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高校不同的课程结构模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2)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3)发达国家协调高等教育与就业问题的良策是通过高校课程的变化改善毕业生的可雇佣性,面向社会需求提升就业能力。(4)我国高校课程与就业教育的改革,应构建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将就业能力融入课程、全面提升就业课程质量、加强课程实施、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机制。


        130041 中国文化心理学(增订本)  汪凤炎(南京师范大学)、郑红(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共分十四章:第一章先揭示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五大价值,随后界定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心理学等核心概念的内涵,最后阐述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基本研究原则和常用具体方法。第二章先指明“社会化”与“做人”是一对名异实同的概念,然后剖析了中式社会化理论与中式社会化历程的两大特点,最后阐明了中式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具体内容。第三章先对“我”作语义分析,然后探讨中式自我的内容与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随后指明了中西方自我的三大差异。第四章从“和”的语义分析入手,探讨“和”的种类、尚“和”心态的表征、尚“和”心态的缘由、实现真正和谐人际关系的策略等内容。第五章逐一剖析人情的含义与类型,中国人重人情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根源,人情运行的法则,人情的异化、细化、泛化与错位,人情压力及其消除机制等主题。第六章先界定脸面的内涵,随后剖析中国人重脸面的缘由、脸面行为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再分析脸面功夫,最后指出理性看待脸面的做法。第七章先对孝作语义分析,然后探讨孝的类型、孝的表征、重孝道的缘由,再分析孝道的演化历程,最后阐述理性看待孝道的做法。第八章在依次探讨中国人禁忌心理、盲信心理和崇拜心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破解中国人迷信心理的对策。第九章依次探讨了中式学习观、智慧心理观和教学心理观。第十章先探讨中式管理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目标,然后分析赢得民心的方法,最后指明其对当代管理心理学的启示。第十一章先对梦作语义分析,再依次探讨梦的实质、类型、成因与功能。第十二章先剖析中式文艺创作心理观与文艺鉴赏心理观,后阐明其对当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启示。第十三章先剖析人格的内涵,接着阐述中式人格分类说,再探讨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现实人格及二者脱节的原因,最后分析中西方人格观的七大差异。第十四章先揭示经典中式思维方式的特点,再指出它们的先天不足,最后探讨其对当代中国人培育完善思维方式的启示。


        130042  社会性别视域中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  王云(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选取近代女子体育作为切入点,以期对女性与国族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本书引入社会性别分析方法,通过诸多历史细节揭示近代女子体育与国家、社会、性别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认为,国家无疑成为近代女子体育美学理想建构的主要推手。由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近代各项事业的唯一诉求,女子体育只有在宏大的国族建构中建构自身,妇女解放才有可能,因此,这种解放是有限的。国族背景是近代女子体育运动存在的前提条件,一旦忽略这一背景,它发声的合法性便受到质疑,女子解放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其中“国家民族意识”,无疑是父权结构的体现,女子的自觉也未被充分唤醒,因此,这依然是一场“男倡女和”的健美运动,其结果自然不尽如人意,但对二者之间内在张力的研究依然有很大空间。在社会的剧烈转型期,近代女子的体育运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在此,国家成为塑造、成就和限制社会性别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女子体育因其身体演示性、直观性和涉及种族健康的进步立场而成为各种社会关系“青睐”的场所,由此,它也成为性别关系变动最活跃的场域,因此,在女性自觉意识被充分唤醒的今天,它有可能成为最具实现两性平等、社会平等潜力的领域。
        本书首次采用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也首次较为完整、全面地展示了近代女子体育发生、发展以及最终结局的全过程。本书发掘出大量展现近代女子体育生动场景的历史文字、图片资料,其中有近60%的历史资料是首次出现的,填补了全面展现近代女子体育历史的空白,并为今后近、现代女子体育以及体育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


        130043 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  沈坤荣(南京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以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为基础,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为现实背景,研究自主创新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机理与路径。全书内容共分为十七章,第一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创新动力机制;第二章研究外资技术溢出、技术购买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外资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质量。在上述三章研究的基础上,第四章探讨间接R&D、行业特征与知识生产效率;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研究政府R&D资助方式的增长绩效与地方政府行为对R&D投入的影响;第七章研究地方官员创新精神与地区创新;第八章研究政府R&D支出与企业自主创新;第九章分析政府R&D补贴与自主创新产出绩效。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分别从作用机理、区域差异和计量检验角度研究风险投资如何影响自主创新。在第十三章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测算的基础上,第十四章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技术创新的机理和第十五章分析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的门槛效应。第十六章考察金融发展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第十七章研究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增长质量提升的微观基础。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以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为依据分析自主创新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机理;二是立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如何依靠自主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进行实证研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30044  分工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研究  钱书法(南京财经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社会分工制度是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社会性分工三者统一的大系统。本书直面社会分工制度的新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分工制度思想进行整合、深化和拓展研究,提出了若干创新性观点、结论、对策和建议:首先,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个视角系统阐发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深入研究从分工演进到组织、技术创新和经济进步的内在互动机制。第二,研究作为生产方式基本内容且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而决定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社会分工制度。第三,在社会分工、企业分工两种基本形态基础上,提出并着重研究“企业社会性分工”新形态及其在现时代的最新发展。第四,以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为切入点,与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产业组织理论等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社会分工制度及其具体实现形式,如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动因、机理及效率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第六,聚焦并揭示在产业组织这个“社会分工制度(体系,系统)”中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实现国内价值链攀升的具体路径;提出构建我国多层次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组织,实现对全球价值链引领和替代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等。


        130045 汇率制度选择:经济学文献贡献了什么  范从来(南京大学)、刘晓辉(西南财经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对1944-2012年期间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研究、争论及其演变文献的系统性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经典文献的系统梳理、归纳和研究,为该领域的原创性研究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汇率制度对一国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极为重要。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学界对此争论不绝。这些争论从何而来?争论如何演变?争论又有什么启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目前应解决的重要学术问题,这对推动研究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本书首先在概念界定基础上,根据研究假设的差异将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分为传统范式与现代范式,然后系统考察了各流派的研究思想、方法和争论,最后,本书从三个层面考察了支持和反对这些理论争论的经验证据:一、经验证据支持两极论假说吗?二、经验证据支持不同流派的理论预测吗?三、汇率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何?本书的研究发现,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植根于研究假设、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和经济体类型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才成为经济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本书通过对文献的研究还指出,这些理论争论的启示在于,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来说,名义上宣称浮动汇率制度而实际上保持汇率稳定(害怕浮动)不失为一个次优的政策选择。


        130046  农村发展中环境管理研究  冯淑怡(南京农业大学)、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周曙东(南京农业大学)、诸培新(南京农业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专着以中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背景,采用基于主体行为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大规模、多区域实地调研基础上,借助环境EKC曲线、农户生物-经济模型、IAD分析模型等方法,揭示农村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农村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农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产生的微观机制,探讨区域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与方法,最后提出基于城乡统筹和全过程防控的农村生态资源与环境管理模式,为制定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专着的基本观点有:(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工业污染的演变趋势均符合EKC假说,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和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也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异特征。(2)农村工业污染与产业选择、产业集聚、政府政策相联系,农村工业产业结构总体上朝着有利于环境的方向变化;农村工业集聚可以实现集中治污,有利于污染减排;在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而降低环境门槛,导致工业污染的梯度转移,因此应提高环境准入门槛。(3)农业面源污染演变规律和防控机制研究需要从宏观农业发展方式、中观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和微观农户行为三个层次展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体系构建应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建设、引导微观主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等。(4)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产品供给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基于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框架,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与制度进行分析,提出应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多中心治理”机制。(5)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表明,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起统筹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机制,通过空间规划、市场机制等手段,引导农村资源利用向环境友好型方式转变。


        130047 能源碳排放系统分析  田立新(江苏大学)、孙梅(江苏大学)、肖江(江苏大学)、方国昌(江苏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并分析国内外能源碳排放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碳排放分析及影响、能源强度、碳排放动态演化规律、节能减排动态演化系统等能源碳排放系统的核心科学问题,为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所面临的碳减排提供理论和战略选择,丰富了能源经济学理论。本书分为三部分,共十七章,对影响能源碳排放变化发展的因素作深入分析,分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碳排放演化规律及情景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国的碳排放问题作理论及实证研究;对中国能源强度作系统研究,从技术进步的作用、能源效应变化、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终端能源强度的变动效应、能源强度变化路径等方面分析研究;进一步研究了节能减排的演化分析及应用,分别从新型节能减排动态演化系统、基于碳税的节能减排动态演化分析、基于实物期权的中国风电发展政策评估、工业碳足迹及情景模拟等方面对中国的节能减排理论进行研究和实证分析。本书在研究方法、手段、理论上有所创新。所研究的碳排放变化分析及影响中,首次建立区域碳排放动态演化模型及理论,并在定量定性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中长期碳减排的情景战略;所研究的节能减排演化分析及应用中,首次建立节能减排动态演化系统,依据一个经济时期为节能减排、碳排放、经济增长间相互依存的演化关系,首先得到节能减排吸引子和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找到降低能源强度的系统关键点;所研究的碳税影响下的节能减排动态演化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应用,首先提出节能减排是要市场还是要政府调控,将碳税纳入节能减排系统,获得碳税对能源强度的拐点,首次通过演化分析给出了中国开征碳税的最佳时间及最佳起征点,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中国碳税交易试点交易时间一致。


        130048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因素分析——基于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的研究  刘瑞翔(南京审计学院)、安同良(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呈现出粗放型增长态势,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结合SBM测度方法和Luenberger函数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和分解方法,利用1995-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测度了各省市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进行了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但不同区域间环境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由东到西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式分布。中国1995-2010年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为0.71%, 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效率改善。分阶段来看,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域下降趋势显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近年来下降原因主要与2005年以来投入效率不足和污染排放有关。最后,本文进一步探究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绩效变化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与之前研究相比,本成果创新主要包括:(1) 针对SBM测度方法和Luenberger函数特点,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标构建与分解方法,不但有效地避免了生产率指数求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无可行解现象,而且可以得到多维空间中技术边界扩张(收缩)以及生产点与技术边界距离变化的详细信息;(2)利用1995-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了一则非常重要的现象: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其中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下降趋势尤为明显;(3)利用新型生产率指数分解方法,详细分析各投入产出因素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


          
        130049 央行信息披露、实际干预与通胀预期管理  卞志村(南京财经大学)、张义(平安银行南京分行)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近年来,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2001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央行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在引导居民通胀预期中的作用和效果。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央行信息披露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其次,对通胀预期和央行信息披露分别使用C-P概率转换法和措辞提取法进行量化分析。再次,甄选出影响通胀预期的变量如央行信息披露指数、实际干预变量(M2增长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通货膨胀代理变量(城市CPI)、资产价格代理变量(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缺口、国际能源价格代理变量(WTI)。最后,利用SVAR模型分析各影响变量对通胀预期的动态传导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央行信息披露比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引导居民预期方面时滞更短,但利率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程度从长期来看大于信息披露。因此,本文认为央行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综合运用信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精确性,以使通胀预期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得到较好锚定。央行通过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能够减少中央银行决策层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管理、引导通胀预期的作用,且时滞非常短。实际干预工具中的利率调节对通胀预期在初期作用不明显,但在长期内作用显着;法定准备金的上调速度加快在短期内不能降低通胀预期,反而会加剧预期上升。本文建议在央行管理通胀预期时,不能单一地依靠某种货币政策工具,而应综合运用信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以便更好的发挥央行信息披露即时生效、长期内利率调节影响程度较强的优势,使通胀预期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得到良好锚定。另外,在使用法定准备金调节工具时,切忌调节过快,以防止短期内对通胀预期管理产生负面作用。而央行既要加强自身对宏观经济走势的认知能力又要减小信息披露中的私人信息,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的精确性树立央行的良好声誉,以增强信息披露工具的有效性。


        130050  中小企业创业研究——基于产业集群视角  梅强(江苏大学)、赵观兵(江苏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着作在国内率先全面、周密地实现了创业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交互研究,使两个理论找到契合点,为创业研究框架的发展提供了情境参考,揭开了产业集群内易于中小企业创业的“黑箱”。本着作系统、全面地提出和验证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中小企业创业机理,具体是基于2000多家集群内新创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建立和证实产业集群内创业环境影响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者三个过程要素的匹配和整合,进而影响创业绩效的传导关系及其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和验证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者三要素和政策要素分别在集群形成、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内对中小企业创业活动差异性的作用机制和理论模型;构建和证实以信息能力为中介的集群内横向、纵向和集群三类社会资本分别对创业机会价值的中介效应机制;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构建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和创业基地等4个方面的政策。这些观点和内容为创业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交互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架构参考,揭示了集群内创业活动发生概率显着高于一般性区域的原因。本书以“环境→过程→绩效”为基本范式,将创业环境、网络、机会、资源、绩效纳入产业集群情境下的整体架构内,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政策设计。针对凝练的产业集群内创业相关问题,分别提出相关假设和模型,设计对应的量表,基于大样本数据,对所有假设和模型进行严谨的检验。 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针对性地设计4个方面的政策,一些政策建议为中央和江苏省促进创业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指导。



        130051 金融市场中传染风险建模与分析  何建敏(东南大学)、李守伟(东南大学)、周伟(云南财经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金融市场中传染风险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以银行间市场为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离散型传染风险及其演化模型。第三部分以期货市场为例,研究了金融市场中连续型传染风险测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以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为例,研究了金融市场中信用型传染风险形成机制、度量模型、行为影响因素以及演化模型。第五部分以股票市场为例,基于复杂动力网络理论研究了金融市场中行为型传染风险演化模型。第六部分是全书的研究总结和展望。本书的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1)根据金融市场的不同,其产生的传染风险性质不同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离散型”、“连续型”、“信用型”与“行为型”四种不同类型传染风险的概念;(2)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风险,借助于复杂网络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博弈论等理论方法,通过对其进行建模,进而进行仿真或实证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传染风险进行剖析,揭示了其形成规律和演化特征;(3)四种类型的传染风险基本概括了目前金融市场中常见的传染风险,因此本书对金融市场中传染风险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为后续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提供了决策依据。


        130052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周应恒(南京农业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将Agribusiness(涉农产业)的概念引进到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分析中来,利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国际主要投入产出数据库,对我国涉农业关联进行结构和关联的实证分析,并以OECD为主的全球四十多个主要经济体的农业关联产业总量和结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我国涉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兼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根据Agribusiness的理念,本书将现代农业定义为以涉农产业体系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产业组织为纽带,横跨第一、二、三产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现代产业系统。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我国农业自身的特点,本书总结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来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在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宽,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与扩大;从农业生产环节来看,通过土地保护和培育,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并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保障与支撑条件来看,无论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还是农业生产内部环节,都需要全程科技支撑于组织制度保障。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产业体系升级战略、资源高效利用战略、农产品供应保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保障战略五个层面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突破了局限在种养殖范围内的传统农业范畴,形成了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种养殖生产、农产品加工制造、农产品运销以及餐饮等环节的涉农产业体系。本书概括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国情与特征,剖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总结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为制定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同时,基于理论创新和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约束和挑战,提出了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30053 中国能源效率研究  周德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查冬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能源效率政策作为一项可靠、经济和快捷的应对能源供给紧缺、能源价格上升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被誉为除传统三大能源之外的“第四种能源”。我国同样强调通过实施能源效率政策来促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实施了节能优先的方针,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促进了经济结构向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能源效率将仍旧是中长期内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借助手段。本书主要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中国能源效率问题,围绕如何测度能源效率、为什么要研究能源效率、如何提高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提高后的影响如何四大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归纳和实证应用,揭示中国能源效率内在和外在的本质,从而实现理论的深化和政策的突破。全书分为上篇理论篇和下篇经验篇,上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界定能源的概念、分类和功能;从多角度测度能源效率;综述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阐明能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关系;回顾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的理论基础;总结能源效率常用的分析方法。下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归纳我国能源效率的总体特征;对能源效率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对能源效率进行省区间的比较;从行业角度考察能源效率的差异及原因;估算宏观能源效率回弹效应;测度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从国际贸易角度分析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130054  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王慧敏(河海大学)、仇蕾(河海大学)、刘钢(河海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水污染问题对水资源供给能力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有效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出路逐渐由单纯技术投入转向技术与管理并重,并通过寻求环境政策工具来实现水污染控制长效管理转变。纵观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单纯的技术治污相对成熟,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基本实现对水污染的末端治理效果,但仍无法满足水污染前端治理的预防预警与调控需求。本书以水污染控制合作管理为研究定位,以准公共物品合作治理理论为方法论,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水污染控制的管理问题,创立了水污 染控制的合作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如下:(1)以水污染控制管理中参与主体利益需求为导向,通过水污染控制合作管理的经济学逻辑分析,以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为例,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污染控制的合作管理。(2)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公众合作参与的水污染物排污权初始配置及二次交易体系,建立了水污染物初始排放权合作定价模型及水污染物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形成机制。(3)研究建立了政府、市场、公众合作参与下符合多主体利益诉求和偏好的激励—约束—监督机制,提出了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合作监管体系,并构建了合作监管契约。(4)以江苏省太湖流域为典型区域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构建江苏省太湖流域多主体水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完善水污染排放权交易和水环境监管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130055 积极安全管理视域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  陈红(中国矿业大学)、祁慧(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所形成的系统性创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呈现的特征及现实煤矿企业以“监察”和“惩罚”为主要手段的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与实施特点,探讨近30年间我国煤矿事故特征规律,发现了个体行为选择的“非对称”责任交换关系的存在以及“期望落差”的关键影响,通过对多个代表性煤矿企业近2000名职工的大范围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围绕个体对组织承担责任的现实认知和预期认知形成及劣化机制的科学问题,建立了达成稳定责任交换关系的解构分析模型。二、采用多主体建模仿真方法,分别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策略的有限效用问题和制度结构的有限效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其呈现低水平状态的系统原因,得出了煤矿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渐入瓶颈的基本结论。三、提出并对“积极(Positive)安全管理”理念及理论内涵进行了阐释,建构理论框架。积极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全新视角,强调煤矿组织责任承担的主导性以及形成煤矿企业与员工双向责任下的高水平安全秩序,开拓了安全管理研究的崭新领域。


        130056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商标战略研究  王开田(南京财经大学)、胡晓明(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现代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商标是企业的标识,更是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参考。实施商标战略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商标开拓市场的功能,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必将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发力点、增长点。
            本书阐述了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特征、商标与商标战略、服务商标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商标战略在江苏现代服务业提速中的作用,比较了国内外商标法律制度与商标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商标战略现状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商标战略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提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本书论述了江苏省服务商标的申请和注册、江苏省服务商标的注册审查、江苏省服务商标的国际注册和地理标志;服务商标的评审、江苏省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江苏省着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江苏省服务商标行政执法现状、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商标维权、规范行政执法实现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服务商标的转让、政府部门对地区服务商标的宣传与推广、企业主体对自身服务商标的宣传与推广;现代服务业商标评估现状分析、现代服务业商标评估方法研究、现代服务业商标质押融资研究等内容。


        130057 江苏省创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研究  唐恒(江苏大学)、朱宇(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何英(江苏大学)、韩奎国(江苏大学)、金玉成(江苏大学)、王浩(江苏大学)、温明(江苏大学)、朱煜(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刘佳(上海浦东知识产权中心)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研究报告立足于江苏省创建示范省的要求,通过大量调研与政策研究及广东、上海等比较研究,在探析美国、日本等国做法的基础上,基于“间断——平衡”理论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成因,研究了江苏省创建示范省的路径与举措,提出了以促进企业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江苏产业竞争力为突破,探索形成知识产权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为目标,针对管理体制、产业支撑、企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服务能力提升等六个重点构架了江苏省创建示范省的工作方案,为全面发挥知识产权对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支撑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对江苏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系统性强,因为它立足于江苏的客观实际,注重整体性和代表性相结合,依据战略协同观对示范省建设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了江苏建设示范省的策略和路径,整个研究过程视角全面,对发展江苏省知识产权事业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二、前瞻性突出,本报告不仅立足国内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趋势,还深入研究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轨迹,从国家层面预见性地提出了创建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的建议,对江苏省引领全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三、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130058  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  胡阿祥(南京大学)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国号的研究,是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史、文化史、名称学的重要课题。本书对中国14个统一王朝国号之成立过程、来源取义、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揭秘,同时高度凝练地评点了这些王朝的地位与特征,解析了由这些王朝串连起来的中华五千年之历史变迁。
        本书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1)以国号的来源取义论,前面的四个国号来自动物与植物;中间的七个国号表面来自封爵与地名,实际源于文化;最后的三个国号则直接取义于文化。(2)以国号指代的统一王朝之地位与特征论,立足于整个的中国史,都标明了这各具地位的统一王朝的特征所在。(3)以国号与王朝这对名实关系反映的中国改朝换代史之奥秘论,涉及了总有“说道”的政治习惯,“五德终始”的政治理论,“反商复夏”、“反元复宋”、“反清复明”一类的政治宣传,托古改制的政治传统,追求统一的政治目标等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事关所建王朝的正统地位与文化取向,都事关王朝的由来、立国的依据、继承的对象。


        130059 中国城市转型研究  李程骅(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第十三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


            本书作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城市转型战略与实践路径的专着,在世界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新格局中,在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优化的双重维度下,搭建了研究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学术框架和支撑体系,提出创新驱动下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本书围绕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相互作用的核心命题,创新丰富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话语体系,从产业动力机制对城市转型发展影响的“纵轴”和城市空间优化对城市转型支撑的“横轴”,逐层论述产业结构升级与新产业体系构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生长对中国城市转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制,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生态文明建设准则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响应”特征,形成表达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理念与行动的话语体系。本书还准确把握、解析中国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明晰了新阶段“主动转型”的实践路径。提出立足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时代前沿,来谋划主动转型的实践路径,即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高度,确定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制订差别化的“主动转型”的路径与具体对策,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能级水平的城市提供对应的国际标杆,整体提升中国城市的转型效率。本书还突出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导向,深度探索我国城市与区域“联动转型”的动力机制。即通过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转型发展、有机疏散,进一步带动区域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产城互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市与区域联动转型的新机制,并以长三角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创新实践,展现了联动转型生动实践的巨大效应,指出了我国区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