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01 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 (着作) 王永贵(南京师范大学)等
该成果全面考察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新特点,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情况新态势,对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拓展了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新视野。该成果分为“科学理论新阐释及其战略价值”和“现实新态势及其对策思考”上下两篇,共10章组成,上篇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深刻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刻论证,紧密联系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以及习近平关于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新理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阐明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引领性。下篇则紧密结合理论研究和社会调研,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新特点、社会思潮新变化、文化领域新变化、网络媒体新变化、90后大学生思想新变化、西方宗教渗透新态势等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对策,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针对性。该成果主要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创新中体现着制度与价值的统一,并在制度与价值的二维互动中不断地发展完善,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航标;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上的重要讲话等是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遵循和崭新理念,将开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境界。
140002 经典作家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着作和基本理论(着作) 俞良早(南京师范大学)、徐芹(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着作和理论,对于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革命的必要性,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成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着作和基本理论的学术着作。它由3篇(共27章)组成。第一篇研究经典作家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着作,第二篇研究经典作家关于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社会发展的重要着作,第三篇综合研究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该成果的主要内容:一是围绕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俄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见解;二是围绕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革命与西方社会发展“两极相联”的思想,以及中国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极具正义性的思想,阐述了重要的新见解;围绕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印度人民只有经过一场社会革命才能掌握文明成果的思想,阐述了新见解;三是详细阐述西方社会主义战略向东方社会主义战略的转变历程,探讨了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理论,并展示了东方落后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农民问题、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理论。
140003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及其哲学效应研究(着作) 孙乐强(南京大学)
再生产理论不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根基。在传统学科框架中,这一理论往往只被视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对弱化了它的哲学和政治学意蕴;另一方面,在当代国外学界,反叛或重构马克思的生产和再生产理论,更是成为他们批判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突破口。该成果以文本解读和思想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支撑,从整体范式入手,全面揭示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思想资源、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其哲学效应。该成果共包括导论、六章和两篇附录。第一章揭示了魁奈、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哲学和经济学意义,客观评估了他们的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全面梳理了马克思生产和再生产理论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从中期到后期发展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第三到五章分别从整体视域出发,系统诠释了再生产理论的三个层次的科学内涵,实现了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恢复了再生产理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质;并结合思想史,全面澄清了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之间的理论债务关系,系统论证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革命意义。第六章在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诠释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真实内涵。
140004 公共行政的行动主义(着作) 张康之(南京大学)
20世纪中期以来,行动与行动者成为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当代各种“新社会运动”也大都表达出了与此前的社会运动不同的特征,更多地是要直接采取行动,预示着我们即将进入一个行动主义的世界。该成果敏锐地捕捉到了现实发展与理论演进共同反映出的历史脉动,从行动主义出发,展现出朝向合作治理的行政发展逻辑,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于近代制度主义传统的合作建构方案。该成果立足于中国行政改革的实践,综观历史与现实,描述了公共行政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同时,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公共行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建设服务型政府。该成果在社会治理演进的逻辑中证明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性,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合作治理体系中的必要构成部分,指出服务型政府建设既是行政改革的目标,也是走向合作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中,在组织形态上,包含服务型政府在内的合作治理行动者将以合作制组织的形式出现。该成果是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创新之作,突出了行动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意义,并试图在行动的基础上作出重建公共行政的全面构想。
140005 西方民族—国家成长的历史与逻辑(论文) 张凤阳(南京大学)
该成果以近代欧洲历史变迁为背景,基于三个方面辨析和梳理民族-国家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首先,从共同体层面看,古老的民族意识通过何种耦合机制进入现代国家政治语境,以及如何反思当前诠释民族内聚和爱国情怀的代表性理论框架。其二,从统治体层面看,现代国家在何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成为迥异于传统国家、具有暴力垄断性质的主权单位,其在领土上的法理定型又如何为民族聚合提供政治性规约。其三,法国大革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过程中为何出现了“民族主权” 和“ 人民主权”两种提法,它们的差异何在,对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产生何种影响。该成果有三点重要创见:第一,从空间格局角度反思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理解共同的语言、传统和历史记忆等要素对民族认同所产生的作用在政治上是聚合性的而不是分裂性的。发现对应于领土型中国且负载国家主权的现代民族/国族只有一个,就是“多元一体”的整体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第二,确定国家合法性的本质在于到底能不能在国际竞争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国家共同体的稳健取决于一国有没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基于领土空间尺度的聚合性民族/国族建构。第三,辨析出国家认同与政制认同的差异与关系。一种可界定为联动-共生型,即国民因为对政制怀有好感所以更爱国家;一种可界定为分叉一梗阻型,即国民对国家与政制的情感取向发生了某种乖离,彼此间不能顺畅地传导,理想的期待是在政制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40006 舆论监督与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着作) 叶战备(苏州大学)、惠娟(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在我国现阶段,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该成果认为,在我国实施舆论监督,需要强化舆情预警能力,广覆盖、深层次监测网络舆情;细化舆情疏导机制,科学制定分类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优化网络舆情管理体制,构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联动机制;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协调官民两个网络舆论场的良性互动;严把网络舆情考核关,探索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持续提升机制。该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进一步廓清了舆论监督概念;舆论监督具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大众传播媒介参与的舆论监督。二是基于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等因素自发自觉的舆论监督。2.对原有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新的解读。3.系统地阐明了实施舆论监督时必须理顺的若干关系。4.全面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5.构建出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力的“4P”模型。认为地方政府应从制度(precept)、平台(platform)、预案(plan)、伙伴关系(partner)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140007 中国无神论史论丛(第一辑)(着作)王友三(南京大学)、徐小跃(江苏省图书馆)主编;王月清(南京大学)、徐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刘光育(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梁徐宁(江苏理工学院)、陈林(南京大学)、苏南(中国社会科学院)、丁郁(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该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集成性的、开拓性的中国无神论研究成果。共有六本:《中国无神论史论集》全书明确了中国无神论史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与基本命题,阐明了中国无神论理论形态的行程问题,论证了中国无神论的发展阶段,探讨了中国无神论史的发展规律,阐述了其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儒学与中国无神论》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儒学与中国无神论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历程,阐明了孔子对中国无神论发展的历史性贡献,论述了儒学对中国无神论特点的影响,为当代无神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无神论与中国佛学》是一部探索之作,论述了无神论与中国佛学关系的重要问题。观点认为,缘起论的佛教和人文主义性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文化,使佛教具有强烈的无神论特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也是与中国无神论思想相融合的过程。作品还集中探讨了无神论与中国佛教的近现代走向关系问题。《无神论与政治》认为无神论对中国政治有重要影响,神道设教是中国古代的政教关系,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有丰富的无神论表现和人文倾向。《王友三与中国无神论研究》以王友三教授的四部着述为纲,系统介绍了王友三教授毕生从事中国无神论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中西无神论比较研究》第一次从文化学等角度,对中西无神论的产生机制、发展过程、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
140008 当代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着作) 张建军(南京大学)等
该成果围绕当代广义逻辑哲学三大相互关联的核心主题“意义理论”、“真理理论”和“悖论理论”而展开,研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前沿问题。“导言”概述当代逻辑哲学的基本视域。第一章侧重于模态哲学研究,讨论现代模态逻辑的历史进展及其作用,以及可能世界理论的几个关键哲学问题,第二章侧重于可能世界语义学所带来的关于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的新视域与新成果研究,着重对因果历史命名理论和名称的描述理论的长期争论进行新的辨析,并就其与当代真理论的深刻关联做出新的把握;第三章则致力于研讨情境语义学的创立所引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着重讨论“情境”、“制约”、“信息”和“意义”等情境理论的核心范畴,并与可能世界理论展开比较研究,阐明其革命性价值与解题功能,并据此提出与论证一种新颖的“精致真理符合论”;第四章着重探讨情境语义学所推动的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转向,说明悖论研究一般理论架构,并据此重新把握语义悖论研究从语境迟钝解悖方案向语境敏感解悖方案演进的历史进程,以及论证情境语义学在解决语义悖论方面的优势地位;第五章至第九章则是对非经典逻辑学科群中几大重要分支所引发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即关于扩充性逻辑的代表认知逻辑与道义逻辑,以及变异型逻辑的代表亚相容逻辑的哲学研究;第十章则是关于同一时段当代学界在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上所取得成就的研讨,集中讨论了概率阐释疑难和知识接受疑难这两大系列的前沿问题;第十一章集中阐述了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作者所提出的一种具有原始创新性的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研究纲领,并据此讨论了当代逻辑哲学与一般哲学研究的行动论转向。
140009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着作) 许苏民(南京大学)
该成果分上下卷,上卷是“中学西渐卷”,下卷是“西学东渐卷”。上卷“中学西渐卷”由导言、五章共三十三节组成。下卷“西学东渐卷”由导言、四章共三十二节组成。上卷导论对中学西渐的历史分期、特点及规律性作了探讨,论述了西方哲人论证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的三思路,西方学者如何从语言学、逻辑学诸方面回应对中国哲学的质疑等问题。下卷导论论述了西学东渐的历史分期、特点及规律性,中国哲人如何论证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如何回应中外学人对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如何看待中西哲学的普同性与殊异性,如何通过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寻找传统哲学和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接合点,通过比较哲学研究而自创新说等等。“中学西渐卷”,比较全面地汇集了16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的相关史料,系统梳理了西方学者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历程,涉及西方学者50余人。“西学东渐卷”,全面论述了中国学者所作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涉及到的中国学者亦达50余人之多。该成果提出以下观点:1、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全人哲学”的眼光来评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理论成果,促进中西哲学的会通和融合。2、中国哲人在与西方学者对话中表现出的更为高明而深远的智慧。3、日本学者五来欣造杜撰出所谓“纳粹”思潮乃儒教影响所致的谬说,理应予以严肃的批评和彻底的廓清。4、世界哲学体系的建构,应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体来融摄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的精华。5、总结近400年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历史,解决“可信”与“可爱”这一自20世纪初以来困扰人类心灵最大的哲学难题,由此建构反映时代精神之精华的现代人文精神哲学体系。
140010 泰兴方言研究(着作) 顾黔(南京大学)
泰兴方言属江淮官话通泰片,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均具有过渡性特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成果是迄今为止泰兴方言研究的总结性着作。语音方面,选取位于姜堰、海安、如皋、泰兴四市县交界处的古溪镇为代表点,归纳分析语音系统。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分析辅音、元音、声调特点及协同发音特征。考察泰兴方言音韵的历史演变,总结演变规律。参照诗文用韵材料,讨论泰兴方言流摄的内部差异及演变类型,绘制方言地图,指出尤韵归并格局的地域差异,与语言接触和方言共同底层的保留有关。词汇方面,考订词源和方言本字,追溯方言词的源流发展和语音演变规律。此外,该成果收日常口语词2500余条,并以例句说明其语义、语法、语用。语法方面,重点考察泰兴方言“个VP”问句的形式、句法功能,以及状语、“得”字结构在“个VP”问句中的句法分布,分析泰兴方言的疑问系统和“个VP”的性质,指出泰兴方言的疑问系统分为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个VP”问句三类。此外,探讨泰兴方言的词缀、程度副词等。另附具有典型语法特征的、泰兴人能够自然接受和使用的例句100多条。兼顾城关地区、四市县交界处的古溪镇和乡村地区,收录“北风和太阳”、“牛郎织女”、“民间传说季三嗒子”、“名胜古迹”等自然口语语料,反映泰兴的方言、历史、社会生活等,呈现“自然”、“实态”的语言面貌。
140011 翻译批评研究(着作) 刘云虹(南京大学)
翻译活动在人类精神生活、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有翻译就必然也必须有翻译批评,作为系统化翻译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翻译批评研究日益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成果采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我国翻译批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的现状,从翻译活动、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对翻译批评的本质、价值、标准、原则、功能与批评精神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着力探讨翻译批评的理论研究途径,构建以理解和对话为本质属性、关注翻译过程、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能动作用并以建设性为根本诉求的翻译批评。该成果由绪论、正文九章和结语部分组成,正文九章分别为:第一章“翻译批评的理论途径”、第二章“意义论与翻译批评”、第三章“解释学与翻译批评”、第四章“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第五章“翻译批评的标准与原则”、第六章“翻译批评的功能”、第七章“翻译批评的精神”、第八章“翻译批评的视野”、第九章“从批评个案看翻译批评的建构功能”以及第十章“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语境下的翻译批评”。该成果主要观点有:翻译批评应立足于对翻译的本质与价值的深入认识,注重对翻译过程以及翻译主体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和审美情趣下的种种选择加以阐释与反思,并从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高度去理解和看待翻译活动中涉及的翻译策略、翻译标准、文化立场和价值重构等重要问题。
140012 《永乐大典》小学书辑佚与研究(着作) 丁治民(苏州大学)
《永乐大典》是我国文化遗产中规模最为弘大、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辑佚是一个延续几个世纪的工程,前修时贤对“用韵以统字”的“字”下的大量辞书从未关注。该成果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小学佚书达二十五种之多,并对其中十三种作了深入研究。该成果分为两部分:一、辑佚;二、问学。既从《永乐大典》中辑得25种小学佚书,又作了深入的研究,刔发了这些重见天日的古籍的奥义深旨。该成果主要包括:小学佚书别为顾野王《玉篇》、陆法言《广韵》、孙愐《唐韵》、孙氏《字说》、郑之秀《精明韵》、张子敬《经史字源韵略》、李銞《存古正字》、五十先生《韵宝》、《广韵总》、王柏《正始音》、李肩吾《字通》、倪镗《六书类释》、赵谦《声音文字通》、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姚敦临《二十体篆》、高勉斋《学书韵总》、释道泰《韵选》、洪迈《汉隶分韵》、杨益《隶韵》、《草书集韵》、赵完璧《通鉴源委》、《洪武正韵》二十五种。南朝顾野王着《玉篇》,至唐高宗上元年间孙强增字减注,学界一直认为上元本已佚,该成果从中辑出上元本《玉篇》429条,由此推论《大宋重修广韵》可能脱胎于《陆法言广韵》。 从中发现传抄字体书数种: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姚敦临《二十体篆》、高勉斋《学书韵总》(篆体)、洪迈《汉隶分韵》(隶体)、《草书集韵》(草体)等。同时又辑出元代音义书赵完璧《通鉴源委》。
140013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着作) 周领顺(扬州大学)
译者行为批评借鉴语言学知识,又融合社会学理论,对重新认识不断变化的翻译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成果与作者同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一书在内容体系上一脉相承,表现为理论与应用的关系。该成果将翻译批评划分为三个阶段,回答了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的关系;译者的身份和角色变化对于译者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提升了翻译批评的客观性。该成果由六章构成。除了第一章论纲式的立论外,第二章构建了评价模式,第三章开始对译者行为展开评价,第四章结合文本类型评价了译者行为,第五章着重讨论译者的角色化在译文上的反映,并最终在第六章把译者行为落实于译文质量的评价上。该成果创新性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所进行的“翻译内”和“翻译外”的层次划分、译文和译者行为“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三个参数的确定、提出的翻译批评“第三季”的宏观思想、“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的构建等。
140014 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着作) 王永祥(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基于巴赫金对话理论,首次从对话主义视角对外语教学课堂话语进行研究,主张建立“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的、由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多元融合的和动态多变的外语教学模式。该成果由七章组成: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研究回溯;第三章: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第四章:课堂话语:对话,抑或独白?第五章:课堂话语中的对话类型;第六章:“中心”的消解: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第七章:结束语。该成果认为无论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的“传统”教育,还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现代”教育,都存在弊端。 “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并非对这两个极端的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中发展,真正体现了巴赫金的对话精神,是对教育学理论的一大重要发展。
140015 李太白全集校注(着作) 郁贤皓(校注)(南京师范大学)
李白是中国诗史巨星,李白集的的校注,虽历来有许多善本,但互有长短。该成果为李白集的古籍整理本,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李白的全部诗文重新整理编辑,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进行全面的校注评笺,荟集历代有关李白作品的评论,逐一对李白作品进行解读和析说,提供一个体例周密、内容信实、注说通达、雅俗皆宜的李白全集整理本。该成果共305万字,分8册装订。正文为李白诗文集30卷,其中前29卷,为宋本李白集所收诗文作品,第30卷汇辑宋本集外诗文、宋本集内存目诗文、宋本集外存目诗文,考订真伪,分类处理。卷首为前言和凡例。前言对李白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创作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论述,凡例就全书整理体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书末附录有关李白的集序、墓志、史传等资料,全书所收李白作品篇目索引,方便读者使用。该成果正文部分对李白作品的校注评笺包括以下内容:一、题解,主要说明创作背景、时间和标题异文等有关情况。二、校记,以日本静嘉堂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以宋元以下各本及总集所收作参校。三、注释,训解难懂的词语、典故,疏通文句。四、评笺,择录历代对李白作品重要的评论和解读。五、按语,表达对作品内容和艺术及相关问题的理解。
140016 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着作) 赵兴勤(江苏师范大学)
目前,古代戏曲研究者之兴趣,大都集中在宋、元以后已经成熟的戏曲样式上,而对戏曲生成的研究却严重不足。该成果认为,“戏曲研究要探流更要溯源”,要真正搞清戏曲由混沌到清晰、由晦杂到严整的生成蜕变轨迹。该成果在叙述构架上,厘为九章,以四大板块分而论之:一为“混沌期”(第1章),主要论述“先秦—秦汉伎艺的生成及传播”。本板块从不同的角度梳理早期伎艺在生长、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蜕变轨迹,以及从不自觉模仿到自觉表演的转化机理,并对早期歌舞的实用功能、纪实意义的文化底蕴作深入探讨。二为“演进期”(第2—3章),主要探讨“魏晋—隋唐伎艺的生成及演出”。认为来自邻国、异域不同风格的表演伎艺,拉动并促进了内地艺术的发展,始呈现出百戏竞胜的局面。尤其是各种类型的歌舞戏、参军戏,兼容“俳”、“优”之所长,为宋杂剧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为“融合期”(第4—7章),涉及内容又分两大子板块:即北宋杂剧和辽金戏剧。除对宋代伎艺的基本形态进行归纳整理外,还从“宫廷搬演”与“市井演出”两个层面,全面论述了宋杂剧的生成环境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将对辽金戏剧的研究放诸南、北宋之间,在分析此一时段的戏曲艺术因时、因地而变的同时,进而论述其在戏曲发展史中所担负的承袭与转换作用。四为“成长期”(第8—9章),主要论及南戏的生成。从地域文化着眼,探讨浙东一带的文化指向与南戏外在特征、思想内蕴形成的关系问题。
140017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着作) 古风(扬州大学)
我国现当代文论的最大弊病是疏离了传统文论。针对这个长期被忽视了的学术盲点,该成果调查、研究和论述了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存活问题。该成果基本观点:一、“存活”是一个新概念,是指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在现代文论批评中继续存在和使用的情况。二、“存活”是一种文艺学现象。除了传统文论话语存活之外,还有一些传统文学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也存活着。三、“存活”是传统文论走向现代文论的一种路径,其中既有“转”的传承,也有“换”的变革,两者或交替、或同步地发展。四、“存活”是通过“隐性传承”和“再生机制”两方面良性互动而实现的。既涉及到语言、文字、文学和理论合构成的“再生”机制,也涉及到现代教育、写作、传媒和阅读等合构成的“传承”机制。五、“存活”的深层奥秘是“文化基因”。包括极强的传承力和再生力。总之,“存活”是一个新理论,即“存活论”,它描述了存活状态、揭示了存活奥秘和总结了存活规律。该成果由四部分、两编、七章构成。导论部分论述了存活论的对象、概念和方法;上编部分以调查、话语和转换三章,对“存活”现象进行宏观研究;下编部分以文学、言志、意境、美四章,对“存活”现象进行微观研究;结论部分对“存活论”的基本观点作了总结表述。
140018 空间叙事研究(着作) 龙迪勇(东南大学)
作为一种基本的精神文化活动,叙事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均非常密切,可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存在着重时间而轻空间的现象。该成果是弥补此弊端的一种尝试,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第一部专着。首先,对人类的空间意识与叙事活动之间存在的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从而揭示出存在、空间与叙事活动之间的深层联系。其次,按照“世界”、“作品”(文本)、“作者”和“读者”四个要素,分别考察文学叙事作品与“空间”的内在关联。再次,还研究了像绘画、雕塑等传统上偏重空间维度的艺术作品在叙事活动中的时间表现问题。该成果基本观点包括:1.叙事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均十分密切,伴随着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叙事学应致力于由时间维度的研究向空间维度的研究的转向。2.记忆和想象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从而使作家创造出来的叙事作品从心理来源上就具有某种空间特征。3.在许多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中,空间元素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小说家不仅将空间视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且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安排小说结构,甚至推动整个叙事进程。4.现代小说运用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法,展露出了一种追求空间化效果的趋势。在结构上,不少现代小说呈现出了某种空间形式,如圆圈式、链条式,以及主题-并置叙事、分形叙事等。
140019 俄罗斯现代文学史(着作) 汪介之(南京师范大学)
俄罗斯现代文学(1890—1950年代初),在过去一个长时期中没有得到相关史论着作的全面呈现和公正评价,该成果选取这一时段的文学史进行集中研究,体现了一种重构俄罗斯文学史的意识。在“前言”中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做了扼要的宏观描述,说明了主要内容;主体部分共20章,依次考察了(一)1890—1917年的文学——第一至八章:白银时代: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开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安德烈•别雷;阿克梅派诗人;俄国未来主义及其变体;两世纪之交的俄国现实主义;高尔基;诸流派之外的作家与诗人;(二)1917—20年代末的文学——第九至十四章:两大文学板块的形成;20年代的苏联文坛;未完成的探索;域外文学“第一浪潮”;布宁;流亡作家与诗人;(三)1930—50年代初的文学——第十五至二十章:1930—50年代初的苏联文坛;突破日丹诺夫主义的努力;阿赫玛托娃;肖洛霍夫;域外文学“第二浪潮”;帕斯捷尔纳克。余论”对俄罗斯当代文学进行了简要评述。
140020 品特研究(着作) 华明(南京师范大学)
哈罗德•品特是英国现代戏剧家,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该成果为品特的全部作品建立了一个历时性体系,将其全部剧作分为空间研究、时间研究、国民性批判、性与性别问题、以及对于权力与暴力的批判五大主题。对于品特“威胁的戏剧”和“记忆的戏剧”,认为这两类戏剧是西方关于空间和空间的思想的当代阐释,是其哲学发展与形象表达,这些作品构成品特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对于品特的“现实主义家庭戏剧”,将“国民性批判”这个国内文学批评的概念扩展到外国作家,揭示了品特作品中隐蔽的女性主义色彩,回答了品特批评中某些普遍性疑问;对于品特的“政治戏剧”,认为这些作品尖锐地批判专制权力的暴力迫害与话语控制,辛辣地揭露其制造的国家、信仰与领袖三位一体的神话,这是品特戏剧政治观念的基石,品特的戏剧特别注重揭示权力者的精神变态与心理扭曲;成果指出,在品特的“政治戏剧”中,对于民主话语的超越与发展,是品特激进主义政治观念的核心部分;认为“真实与幻想结合的情境”、“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风格”、“舞台时间与空间的创新”和“独创性的戏剧语言”是其四大主要艺术特征。该成果的结论是:品特戏剧在思想上的独立性与艺术上的独创性是相辅相成的,是贯穿在品特创作中的主线。品特的戏剧只能是“品特式的”,他是20世纪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